北京2018年4月27日電 /美通社/ --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大智移云”技術不僅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正逐步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包括財務領域。在智能技術推動下,以標準化流程為特征的企業財務模式面臨著變革。智能財務帶來的是財務模式全方位、全流程的顛覆。近日,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韓向東在出席人民大學商學院校友財稅匯融俱樂部成立大會時對智能財務進行了詳細闡釋,系統梳理了智能技術對財務模式帶來的變革。
韓向東指出,新技術在財務領域的應用給現代財務工作帶來顛覆性的影響與改變。隨著機器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升,傳統以核算為核心的財務模式受到巨大沖擊。規則導向、重復性的財務會計工作越來越多地被機器所取代。與此同時,在自動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統平臺支撐下,管理會計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升,推動企業財務模式從核算向管理不斷進化。借助信息系統長期積累的財務與業務數據,智能管理系統不僅能夠進行數據加工與展現,還能支持管理者進行智能決策。
基于當前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發票電子化等泛人工智能(或稱為泛信息技術)對財務領域的影響,韓向東將智能財務體系定義為三大層級,分別為基礎層 -- 基于流程自動化的財務機器人,核心層 -- 包括業財稅深度一體化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深化層 -- 基于商業智能(BI)的智能管理會計平臺。他表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技術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最先廣泛應用于軟件測試領域,后經審計領域進入企業財務工作,代替財務人員完成大量標準化、重復性工作的自動化處理;基于業財稅深度一體化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則是對傳統財務流程的重塑與再造,利用互聯網思維幫助企業打通與外部供應商、稅務機構的連接;基于BI的智能管理會計平臺即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核心所在,是管理會計“智能化”的體現。
韓向東提出,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對財務模式、組織與流程帶來的影響是顛覆性的,可分為采購共享、財務共享、稅務共享幾大板塊。“互聯網+”時代,眾多企業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采購與消費。一改事后報賬為主的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幫助企業利用互聯網思維打通與外部供應商、稅務機構的連接,變事后報賬為對事前交易和數據管控,變手工會計處理為在線自動實時處理。利用“互聯網+云”,企業可以搭建在線“消費商城”,將企業現有的差旅服務(攜程、藝龍等)、辦公用品(京東、國美等)、公務用車(滴滴、神州等)、大宗采購以及內部資源采購“互聯網化”,并與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緊密集成,實現企業消費業務和采購業務對供應商的直接結算。同時,基于電子發票信息,打通稅務數據與交易的關聯,實現自動化的會計核算。從而企業得以回歸交易管理為核心的企業運營本質,重構傳統財務處理流程。
當前,財務工作正在從以財務會計為主導向以管理會計為主導轉型。管理會計越重要,智能管理會計平臺的作用越不能小覷。基于BI的智能管理會計平臺充分利用商業智能模型化、多視角、大數據和靈活性等技術特點,使企業可以獲得多維度、立體化的數據信息,對管理者的決策過程提供智能化支撐。通過建立模型,智能管理會計平臺將搜集到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數據分析,再用報表、圖表等形式展現出來,讓管理者發現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元年C1智能化管理平臺基于IBM Cognos技術,順應了智能管理會計平臺的發展趨勢,為管理者提供銷售、區域、客戶等多維度的、細致的信息,實時展現經營情況,有力推動企業的管理、決策與運營,開創了智能化時代管理會計信息化平臺的新模式。
在實現智能財務的道路上,元年科技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透過人工智能、商業智能技術,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不斷驅動企業管理模式變革,元年智能財務平臺將不斷探索新技術應用,給用戶帶去真正的智能財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