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4月29日電 /美通社/ -- 4月26日,IPF18浪潮云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在北京雁棲湖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在大會演講時指出,智慧計算的發展為浪潮提供了難得的產業機遇,未來五年浪潮的目標是建立全球化的研發體系、供應體系、服務體系,實現服務器全球第一。
IPF是浪潮與合作伙伴的年度溝通盛會,本屆大會由來自各個領域的技術專家、企業高管、咨詢公司分析師等2000多人參加,各方就年度業務策略、趨勢判斷等進行交流,因此IPF也是產業趨勢走向的展示平臺。
智慧計算是未來主要的計算形態
王恩東表示,智慧計算是從數據中獲得信息和知識的復雜計算應用,以云計算為平臺、大數據為認知方法、深度學習為優化手段,是實現智能社會的重要技術手段。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物聯網、AI是5個典型的智慧計算應用場景。
社會的智能化更多表現在物理世界的信息化和信息世界的智能化,語音識別、智能制造、視頻識別、自動駕駛以及生物識別等智能技術已經成熟,甚至開始大規模應用。這些智能應用都是基于大量的歷史數據發展而來,后臺支持系統都運行在云平臺上,都采用了深度學習技術在不斷優化,都是智慧計算的具體應用形態。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全球對認知和人工智能(AI)系統的開支將在2018年達到191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54.2%,將在2021年增至52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達到46.2%。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AI等不同形態智慧計算將超越其他類別,成為社會計算的主流。
智慧時代的IT基礎:融合、開放、敏捷
智慧計算是創新的應用形態,智慧計算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IT技術和產品,智慧計算時代的IT基礎設施體現出融合、開放、敏捷等全新特點。
軟件定義技術開啟了數據中心的融合進程。在互聯網數據中心,計算、存儲與網絡在各類軟件定義技術的支持下,包括微軟在內的很多互聯網運營商開始用服務器搭載定義軟件來替代網絡交換機和存儲,實現了數據中心的統一融合。在電信數據中心,在NFV以及SDN的技術支持下,搭載網絡虛擬化軟件的服務器在替代傳統的專用電信設備,在全球范圍內ICT的融合已經成為趨勢,TOP10電信運營商都開始部署NFV和SDN技術,ICT融合使得傳統電信數據中心逐步向互聯網數據中心轉變。
更為重要的是,開放技術的發展,不僅OpenStack、OpenNFV等各類開源軟件社區引人注目,OCP、ODCC等硬件領域開放計算技術的發展也十分迅速,CSP、電信運營商等正在以超出預料的速度引入開放技術,一些領先的用戶已經將注意力集中于基于開放技術的深層次個性產品和方案的定制上,需要供應商不僅具備大規模定制化能力,還要具備敏捷交付能力,能夠敏捷的交付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和方案。不僅是CSP、電信運營商客戶,一般性的行業客戶對于靈活的、個性化的整體方案需求越來越大。
智慧計算引發生態創新
開放、融合和敏捷的智慧計算將推動傳統產業生態的革新,王恩東指出,傳統生態存在著不同層級間的技術隔離、信息不對稱,這種生態封閉、太過笨重。近年來,大型信息技術企業都在向大平臺企業升級,從單一的硬件業務變成涵蓋計算、存儲和網絡以及平臺軟件的整合方案供應商,來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產業生態的改變帶動了競爭格局的改變,這也是過去幾年中全球服務器產業格局調整的深層次原因。
王恩東表示,企業提高業務整合能力的同時,還要融入開放生態,這樣更容易構建整體方案能力,而且開源技術也需要企業的加入。開源開放技術的發展降低了產業進入的門檻,也伴隨著應用不成熟問題,企業參與進來就可以對軟硬件技術進行產品化和商業化,打破應用的門檻。更重要的是,在開放計算生態發展過程中,企業扮演了主要角色,良好的生態是開放技術發展的必要保證。
OCP社區CTO Bill Carter在接受采訪時說,開源硬件比開源軟件難得多,獲得一項開源硬件設計相對容易,但是要批量制造出來,就很難,不合適的技術參數會造成成本的上升抵消技術創新帶來的價值,所以OCP審核每一項IP都會就相關參數同企業進行詳細的溝通。
全球化與5年第一
浪潮已經發展了GPU服務器系列、管理系統AIStation、計算框架Caffe-MPI、應用特征分析系統T-Eye等一系列產品,掌握了完整的AI平臺技術,在中國AI市場的占有率超過60%,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三家運營商的AI服務器90%以上來自浪潮。
依靠JDM業務模式,浪潮為大型用戶提供全程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連續4年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份額第一,全球市值TOP10公司有5家與浪潮結成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無論技術、市場,還是企業運營,浪潮智慧計算布局已經顯露出強大的競爭力。
王恩東表示,未來5年,浪潮會進一步融入開放計算生態,加快產品技術、業務模式、生產制造等領域的創新,抓住智慧化轉型的產業機遇。浪潮的目標是建立全球化的研發體系、供應體系、服務體系,成為一個全球性企業,實現服務器全球第一。
最后,王恩東表示,中國信息技術企業走出去是未來的趨勢,全球規模較大的銀行、電商、電信運營商都在中國,這些用戶代表著全球領先的客戶需求,而且中國數據中心市場容量規模全球第二,增速全球第一,中國市場的領先性為企業立足中國、拓展全球提供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浪潮業務覆蓋了113個國家和地區,有8個全球研發中心、6個全球生產中心以及2個全球服務中心,在美國、歐洲等區域市場增長十分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