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5月22日電 /美通社/ -- 由中國智能制造百人會、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網主辦的“2018江蘇·南京‘工業互聯暨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于2018年5月25日在南京舉辦。易科(Exact)作為第一演講嘉賓,受邀分享易科產業鏈互聯解決方案。
《中國制造2025》為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規劃了宏偉的藍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虛擬現實、大數據、電子商務、移動應用、互聯網+……新名詞、新概念以爆發的勢態撲面而來。我們如果撇開各種的炒作,仔細琢磨這些新名詞,以及這些名詞之間的相互關系,不難發現其中的關鍵所在 -- 互聯。
互聯或聯邦(英語:federation)是指數個網絡提供者同意以某些標準,以合作的方式運作,這個說法也可以用在數個電腦運算上。這個辭匯可以用在描述兩個不相連接,可能有不一樣內部結構的兩個通信網絡交互運作的情形。(引自維基百科)
互聯是指在兩個物理網絡之間至少有一條在物理上連接的線路,它為兩個網絡的數據交換提供了物質基礎可能性,但并不能保證兩個網絡一定能夠進行數據交換,這要取決于兩個網絡的通信協議是不是相互兼容。(引自百度百科)
可見,互聯這個名詞最初是指兩個不同的網絡之間的物理連接,用于數據交換。現在這個名詞的含義得到了廣泛的延伸,從數據網絡之間的互聯,到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互聯;從有線互聯,到無線互聯。不過,使用互聯的最終目的卻沒有發生太大的變異,其核心作用還是用在數據的交互。
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家家具廠的老板,在此之前,做的是批量生產,款式、顏色、規格都是標準的,然后等著顧客來購買,因此屬于面向庫存的生產模式(MTS)。后來這個老板開始做外貿訂單,做什么,做多少,什么時候做,全都跟著客戶訂單來,此時已經轉化為面向訂單的生產模式了(MTO)。現在這位老板又開始了新的轉型,從產品設計開始,就讓客戶參與進來,完全按客戶的要求設計產品并安排生產,這便是面向設計的生產模式(MTD)。不難看出,MTD已經初步具備了智能制造的雛形。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與客戶之間建立了互聯(可以是面對面,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客戶提出的某些構思,需要特別的材質或生產工藝才能完成最終成品的制作,于是就把供應商也引入了這互聯體系,共同為實現客戶的需求,充分交換彼此之間的信息。無形中,建立了一條產業鏈,并通過互聯,加強了上下游之間的協同。
易科軟件的旗艦產品 -- Exact Synergy Enterprise 就是為協同而生的。
在易科一體化解決方案中,Exact Synergy Enterprise承擔了整個企業解決方案中的協同核心。B/S架構滿足了管理軟件互聯網應用(Cloud);HTML5滿足了移動應用(Mobility);XML數據交換標準滿足了同第三方管理系統之間的交互(Faderation);一個數據中心,多個門戶,打通了上下游之間的信息互聯(Social)。
工作流、文檔是驅動整個易科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核心引擎,所有的業務聯系、財務、人事、項目、研發、設計、生產、銷售、采購、計劃、物流、成本、資產、品管……企業管理中的一切的一切,讓協同從企業內部,擴展到了整個產業鏈。
易科一體化解決方案,經歷了30多年的不斷優化,集成了全球37萬余家客戶的較佳實踐。時至今日,易科仍以每年2個大版本的升級、平均每月1至2個服務包的發布的速率在優化、完善我們的解決方案,攜手客戶打造通順的產業鏈互聯,迎接新一輪的產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