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8年6月4日電 /美通社/ -- 天津開發區金融、類金融企業累計注冊資金規模突破1萬億元,設立金融及類金融企業總數超過2500家。其中,金融租賃行業發展勢頭迅猛,不斷實現業務創新,在全國已形成龍頭優勢。截至目前,開發區累計注冊金融租賃公司已達6家,接近全國金融租賃公司總量的十分之一。
近年來,天津開發區緊緊圍繞自由貿易試驗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自主創新運營示范區、“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發揮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的優勢,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向原則,切實推動金融企業聚集發展。目前,國內資產規模較大由國務院確定試點并由銀監會批準成立的首家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工銀金租、在行業內率先推出業內租賃資產交易及三方合作體系“租賃+”新模式的中信金租、創新發展“綠色租賃”市場品牌的興業金租、全國首家由銀行業資本與保險業資本共同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邦銀金租等業內龍頭企業在區內聚集發展,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在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金融租賃集聚發展 構建產融結合新橋梁
位于天津開發區的邦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注冊成立,是經銀監會批準成立的全國首家由銀行業資本與保險業資本共同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公司2015年以來,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邦銀金租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了解,公司資產規模近3年年均增長率為97%,2018年一季度末達到270億元,在全國金融租賃公司中排名走在前列。
“近年來,邦銀金租服務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中小微企業客戶,支持節能環保、旅游景區、健康醫療、高端裝備、新能源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行業發展。圍繞先進制造領域,不斷提高租賃資產專業化服務能力,推進直租和經營性租賃業務,公司客戶類型與業務結構實現多元化發展。”邦銀金租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公司業務覆蓋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累計投放405億元。其中,在天津地區累計投放超50億元,且項目儲備達到近40億元。
邦銀金租是區內金融租賃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天津開發區啟動新一輪體制改革,中心商務片區的加入,不僅是區域空間也是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源的融合探索,為產融結合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天津開發區是天津的實體經濟重鎮,良好的產業基礎為產融結合提供了溫厚的發展土壤。作為天津實體產業鏈發展的一個龍頭,金融服務助力實體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量體裁衣’,我更關注供應鏈,關注實體企業,尤其京津冀周邊的企業如何來做一個產融的協作,我們就架設好服務橋梁,提供各類型跨境投融資、各類型產業基金、供應鏈金融板塊服務,打造專業化的團隊,制定針對性的政策。”天津開發區金融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開發區金融服務局是此次機構改革新成立部門,著力服務實體經濟,著力防范金融風險。為加快推進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區建設,打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產業名片。開發區積極打造適宜金融企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匯聚國內外金融機構和服務機構,搭建自貿區綜合服務平臺、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和產業聚集發展平臺。
布局綠色租賃 輸出金融“綠動力”
“綠色發展”不僅關乎生態環境,還有民生福祉,而綠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撐,金融租賃公司作為產融結合較為緊密的一類金融機構,是綠色金融中的一股新興力量。
天津開發區區內企業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致力“新能源、新環境、新材料”三“新”領域,提出打造“綠色租賃”品牌的理念,擁有光伏和風力電站逾百家,是目前國內光伏電站持有量較大的租賃公司。
“目前融資租賃行業的交易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獲取租賃項目-金融市場拆借資金’的單一模式。需要通過搭建多層次金融共享平臺,擴大資產交易規模,并形成合作體系實現協同發展。去年9月,中信金租聯合國銀租賃、興業金融租賃、恒鑫金融租賃四家公司,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個綠色租賃發展共同體,助力實體發展發展、共享經濟的發展的同時,還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中信金租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了解,中信金租2018年一季度,公司綠色租賃余額近300億元,占比超過六成,清潔能源領域累計投放達284億元。
天津開發區是全國的綠色工業園區,發展綠色金融租賃,為經濟發展源源不斷注入“綠引擎”,提供“綠動力”。“金融租賃具有融資與融物的雙重特性,以資金為紐帶、以租賃物為載體,以融物代替融資,能夠保證資金直接進入實體經濟,引導資本合理有序流動。以綠色金融理念,重點發展包括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領域的租賃項目,推動結構轉型,邁上專業化發展道路。”開發區金融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化自貿創新 服務開放戰略
作為北方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天津自貿區自2015年掛牌以來全力推進開放新格局。天津開發區結合自身功能定位,著力謀創新、促發展,著力聚焦金融創新,服務開放戰略。
位于天津開發區的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天津開發區成立,是國務院確定試點并由銀監會批準成立的首家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也是深化自貿創新的典型代表。“依托中國工商銀行的強大實力,以國際化的視野、市場化的機制、專業化的品質,率先與德國、愛爾蘭、英國和巴西等多個歐美國家開展跨境租賃業務,在拉動社會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活躍金融市場和優化企業資金結構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也為中資租賃企業進入國際航空租賃市場做出了表率。”工銀租賃相關負責人表示。
工銀金租積極響應和服務于“一帶一路”、“海洋強國”、“走出去”等國家戰略,始終將支持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走出去”及“一帶一路”等作為重要使命,大力推動產品創新,推出了保稅租賃、人民幣跨境租賃、廠商租賃、中小企業“租易通”、飛機聯合租賃等一系列創新產品,積極引導和支持境外船東選擇國內船廠訂造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產品,并通過金融的滲透和引導作用,積極幫助國有航運企業參與到高端船舶的運營管理中。
經過10年的發展,工銀金租已成為國內資產規模較大,最具創新能力和市場領導力的租賃企業。截至2017年底,工銀金租經營管理的總資產超過3,000億元,公司擁有和管理的飛機超過600架;各類航運資產總計300余艘;各類大型設備4萬臺/套。
作為國家首批產融合作試點城區,中心商務區片區是天津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的主要載體,積極推動金融創新探索和業務拓展,努力在金融創新業態集聚和金融監管制度創新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績,全力打造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
一方面在創新金融行業發展上,依托中心商務片區在產融結合、持牌金融機構、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保險創新發展等領域的發展基礎優勢,充分發揮空間優勢、政策優勢、服務優勢和成本優勢,進一步聚集相關領域的項目資源,做大金融創新產業發展規模。特別是要搶抓金融業擴大開放的戰略窗口機遇期,主動對接國家部署,大力引進外資銀行、外資保險等金融機構,在金融開放上力爭走在全國前列;要以政策和制度創新為抓手,著力突破制約金融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為全國的金融改革探索和積累經驗。
另一方面,在金融監管制度創新上,把握“放得開、管得住”的原則,探索形成符合金融行業發展新趨勢、新特點的監管體系。一是探索政府部門綜合監管,多渠道歸集企業信息、多部門聯合懲戒、行政處罰與刑事司法等監管體制機制;二是深化金融細分領域行業研究,針對不同細分行業具體特點,完善提升差異化準入機制;三是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創新成果,通過加強與第三方大數據公司合作,完善數據信息庫,全口徑、全領域、全方位抓取信息,提升風險防范監測能力及監管效能。
創新監管手段 切實防范金融風險
天津開發區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全面強化金融風險監管體系建設,積極配合銀保監部門開展金融租賃行業監管,落實地方金融風險防范職能。
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等先進技術手段,充分借助外腦資源,加強與專業律師事務所、第三方大數據公司等外部機構合作,不斷創新金融風險防范預警措施。完善金融風險數據信息庫,全口徑、全領域、全方位抓取區內金融企業生產經營信息,建立了天津開發區金融風險預警系統,抽象出多項數據指標及多個數據模型,深度發掘企業關系,及時推送輿情信息,提升風險防范監測能力及監管效能,有效維護區域內的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穩定環境。
下一步,天津開發區將全面落實天津自貿區深改方案,支持金融租賃公司進一步創新各項跨境業務,作為天津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同時,將進一步深化“專家+管家”服務理念,為企業提供“投行化”專業服務,在機構設立、業務創新、資源渠道對接等領域形成完整的服務閉環。將解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作為金融專業服務的目標和方向,全面打通政府監管和企業創新需求、資金端和資產端對接、資金跨境投融資的三個通道,深入服務實體經濟,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