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6月27日電 /美通社/ --
創業要應運而生,順勢而為。
不涉及意識形態的產品才可以做全球標準化,文化屬性的產品一定要本地化。
-- APUS 創始人兼 CEO 李濤
6月23日,APUS (麒麟合盛)創始人兼 CEO 李濤應邀參加黑馬成長營17期活動,并作為主講導師,同現場一百余位學員分享了“雙料”獨角獸 APUS 的崛起之路,以及在創業、出海等方面的實踐經驗。
本期黑馬成長營活動以“創始人成長”為主題,旨在從大咖企業家的視角解碼創業的成功秘訣,探討如何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健康、可持續地發展。李濤在課堂上做了“好風憑借力,出海正當時”的主題演講,為17期學員淋漓盡致地演繹了黑馬成長營“干貨商學院”的特質,并交出了八字創業方法論 -- 應運而生,順勢而為。
四年收獲12億全球用戶,讓每個用戶都能享受互聯網的樂趣
當國內創業者們還在移動互聯網的紅海里苦苦拼殺時,APUS 的觸角已經延伸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25種語言,并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積累了12億用戶。
談及自己的創業感悟,李濤表示:APUS 今天成功的第一個原因,就在順勢而為的戰略正確性。
2013年在兩次巴西旅行期間,李濤先生親眼目睹了一名酒店男服務生使用手機的煩惱經歷。第一次旅行中,他看到這名服務生使用基本款手機打電話;而第二次,盡管這名服務生將手機升級到了安卓智能機,但是他仍然主要使用它進行語音通話。李濤認識到,雖然巴西和其他新興市場的用戶更換了智能手機,但卻并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們,或者手機經常崩潰。這觸發了李濤創建一種完美用戶系統的想法,他要讓低端智能手機用起來可以媲美高端智能手機。
當時中國有10億網民已經上網,已經是一片紅海,但放眼全球77億人口,潛在的互聯網人口大概在60億到65億。全球范圍內的互聯網藍海分布在整個南美、東南亞、中東、非洲等這樣一個龐大的新興市場國家。這樣就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夠把中國成熟的產品、商業模式、技術搬到海外,我們必然在那個市場上取得領先的地位,包括取得龐大的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APUS 成立的2014年對中國來說也是劃時代的一年。“一帶一路”倡議明確提出,中國經濟正從內需拉動向外向型經濟轉變,中國力量開始走向全球。同時,互聯網在中國發展了20年之后,中國已經和美國一起成為了全球互聯網快速普及的兩個重要引擎。中國互聯網先進的理念和得天獨厚的商業模式已經全球領先,這也是 APUS 能在海外市場取得高速增長的內在動力。為全球特別是新興市場用戶構建互聯網基礎設施,消除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數字鴻溝,是 APUS 的愿景,也是 APUS 一直奮斗的目標。
為打造世界級的操作系統,李濤創新性地提出了“三點兩致”的產品觀。
所謂的“三點兩致”,即亮點、痛點、甜點和精致、極致。在李濤看來,痛點是第一位的,本質上就是解決用戶問題,切實滿足他們的需求;亮點是產品脫穎而出的關鍵,沒有亮點就沒辦法抓住所有人的眼球;甜點是留住用戶的手段,我們需要給消費者以更多的驚喜和期待。極致和精致是 APUS 做產品的態度,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只有做到極致的產品才有競爭力,同時只有精致的產品才能吸引到人。
APUS 的發展戰略:構建核心生態,布局人工智能、云服務
在黑馬成長營的課堂上,李濤分享了自己對互聯網發展模式的看法:“無論是 PC 還是移動互聯網,其核心構架就是入口、內容和服務。從流量入口到內容運營再到商業經營,這是一個完整的金字塔結構。” APUS 在創建之初就對企業發展進行過深入思考,從用戶流量、用戶粘性和留存以及可變現效率出發,最終選擇用戶系統這一流量入口模式作為切入點。
“APUS 系統,作為全球12億用戶的選擇,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手機系統, APUS 采取了All in one 的產品策略,把從桌面到瀏覽器,從搜索到應用市場,從消息中心到新聞中心,包括相機還有安全等一系列的產品整合到了一個系統里,以一站式解決用戶接入到互聯網所面臨的所有問題,”李濤表示。
作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全球化的代表,今天的 APUS 已經積累了巨大的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談及未來 APUS 的發展戰略時,李濤表示:“我一直覺得戰略是特別重要的事,2018年開始我們的戰略大概分為四個層面。首先,用戶增長依舊是我們未來核心的戰略;其次,我們要構建 APUS 生態,為客戶提供內容和服務,較大限度滿足用戶的需求;第三,基于已經擁有的數據和用戶畫像,我們會做 APUS 自己的人工智能,更好的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最后,APUS 正在構建一個屬于自己全球范圍內的云服務,在服務自己全球12億用戶的同時,希望也可以幫助中國其他互聯網企業更好的出海。”
順勢而為,創業者要有全局觀和危機意識
課堂上,李濤和黑馬成長營現場一百余位學員互動熱烈,并對創業者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了回答。
創業要面臨很多想到和想不到的難題。在回答該如何跨越困難時,李濤表示:“我覺得創業早晚不是重要的,如何規避風險才是重要的。創業者要具備全局觀和危機意識,要謀定而后動。”
那么,是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出海,又如何判斷是不是出海的較佳時機呢?在李濤看來,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出海,尤其是涉及到內容必須要跟本地人一起來做,要本地化。APUS 在產品本土化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根據大數據分析,齋月期間穆斯林人民由于日間禁食,當地人民使用手機的時間會明顯增加。因此 APUS 每年齋月期間都會舉辦不同的線上推廣活動并多次獲得 MMA Most Engaging Mobile Creative 獎項。除此之外,APUS 經常派出人員去全球市場進行實地調研,通過實地采訪,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當地人對產品的喜好和反饋。
至于出海的時機,李濤認為:“出海是在市場趨于飽和時的一種戰略選擇,是新市場一種表現。2014年是互聯網企業出海較好的開始,尤其是工具和平臺類產品。現在我們發現,內容服務型產品出海的窗口已經打開了,比如很多新聞、視頻、游戲類的產品都走向海外,甚至電商、支付這類商業服務產品也在出海。”
針對創業者關心的人才問題, 李濤和現場學員分享了 APUS 的人才觀。在李濤看來,公司選拔人才需要合乎“五個標準”:對公司文化的熱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創造未來;時刻保持進取之心和上進心;不管在什么崗位、什么工作,都要有全局觀意識;要敢于反思自己,不斷學習;最后才是專業技能和經驗。
會上,李濤特別對黑馬成長營學員創業提出了忠告:“每一個人在創業時要看兩個事情,自己有沒有機會,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創業是一件長期而艱苦的事情,沒有一個企業的成長之路是可以復制的,創業者一定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