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2018年7月26日電 /美通社/ -- 由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主辦的年度中國輪胎行業盛會 -- “2018質勝之道輪胎論壇”今日在青島綠城喜來登酒店內圓滿落幕。論壇以“突破國際貿易壁壘、開拓新興貿易市場”為主題,聯合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等官員及認證專家,就新興市場出口門檻及應對方案等話題進行探討和分享,推動青島輪胎制造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TUV萊茵青島公司總經理王會波在致辭中表示:“TUV萊茵一直是輪胎質量安全認證領域的領先技術服務機構,此次搭建這個交流的平臺,旨在幫助本地輪胎企業快速了解各國貿易、技術壁壘的發展趨勢,通過對輪胎產品全球市場準入認證的專業解讀,助力客戶在未來更好地面對來自海外市場的挑戰。”
輪胎作為汽車的重要零部件,是發展汽車產業的基礎。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帶動了輪胎行業快速發展,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輪胎出口國。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輪胎產品頻遭出口國的反傾銷調查,同行業者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紛紛尋求新的機會突圍。拓展巴西、印度、印尼等新興市場無疑成為輪胎企業降低貿易風險、擴大出口的良好對策,但不同于成熟的歐美市場,企業缺少渠道明確新興國家和地區的準入要求, 面對大量潛在的商機卻無從下手。
在26日的主題演講環節中,嘉賓們首先聚焦巴西、印度、印尼三大新興市場,從貿易政策、市場趨勢、準入要求、技術壁壘等角度,對與會者最關注的問題逐一解答。其中,TUV萊茵巴西資深專家 Rodrigo dos Santos 對巴西市場準入及 INMETRO 認證做了全面的介紹,來自印度的認證專家、前 BIS 官員 Mr. B K Jain 則解釋了獲得印度輪胎 BIS 認證的關鍵要點。針對印尼市場,印度尼西亞貿易部的嘉賓 Erika Sulistiyanti 從當地政府和政策的層面,對印度尼西亞輪胎產品進口規則及市場監督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TUV萊茵印尼的 Dipl.-IngR. Herlawanto 則更具針對性地解讀了印度尼西亞 SNI 的認證要求。
對于歐盟市場,中國輪胎出口企業從來不敢掉以輕心。TUV萊茵特別邀請了北京市高朋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戴科針對今年5月公布的歐盟對華卡客車輪胎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及裁定結果,進行了專業的解讀。TUV萊茵大中華區交通服務部門經理蘇睿也向與會企業詳細介紹了新歐洲標簽法規 TLR 提案的各項細節。
此外,近幾年中東、非洲和東南亞等地區的輪胎出口量也在相應增加。來自TUV萊茵大中華區交通服務的演講嘉賓王芳和蘇睿,還分別介紹了中東和非洲市場符合性檢驗認證、以及韓國輪胎標簽法。
TUV萊茵在全球169個國家50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專業的工程師團隊,完善的國際服務網絡可為中國輪胎客戶提供快速、高效的本地化服務,特別在巴西和印尼,TUV萊茵更是當地輪胎產品認證的發證機構,將有效解決眾多出口商關心的海外認證周期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