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吉隆坡2018年8月22日電 /美通社/ -- 在2018年舉行的第39屆亞洲石化工業會議(As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nference,簡稱“APIC”)由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Professionals (iCEP) 舉辦,于昨天閉幕。2018年大會主要討論挑戰亞洲石化工業的一系列重要問題,而油價波動則是超過2000名與會者所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
在亞洲經濟和人口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業內參與者也在尋找供應消費品和工業品的新方式。未來20年,亞洲人口預計增加多達25億人,4.5億人將會成為新的城市化人口。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亞洲的大型石化公司正在構建供應能力。IHS Markit 表示,未來5年,亞洲(不包括中國)化工產能預計將由1.37億公噸增至1.53億公噸。
馬來西亞首當其沖就將在2019年增加產能,該國的煉油和石化綜合開發項目 (RAPID) 在投產后,將讓年產量由當前的1630萬公噸增至2310萬公噸。RAPID 只是東南亞 (SEA) 地區為滿足未來需求規劃的六座石化工廠之一。到2020年,單單東南亞地區的石化產品出口量預計就將增長55%,達到每年750萬公噸,而進口量將下降28%。
PETRONAS(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總裁兼集團總執行長丹斯里 (Tan Sri) Wan Zulkiflee Wan Ariffin 表示:“憑借我們將于2019年完成的邊佳蘭一體化項目 (PIC) 和RAPID綜合項目,我們計劃每年為市場再增加300萬噸的商品和與眾不同的石化產品?!?/p>
馬來西亞石化協會(Malaysian Petrochemicals Association,簡稱“MPA”)主席 Akbar Md Thayoob 說:“對政策和獎勵進行調整需要開展政府層面的合作,這樣能夠加強長期資本投資,創造有利于商業發展的穩定營商環境?!?/p>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王建民 (Ong Kian Ming) 博士(身兼國會議員職務)在大會致辭中表示:“行業所面臨的挑戰不能用昨天的解決方案來予以應對?!瘪R來西亞正在尋求良好的投資與合作,王副部長希望在2018年 APIC 上進行意見交流,將能讓業界創造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以便為業界釋放更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