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8年9月20日電 /美通社/ --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本周在上海召開,為貫徹落實國家智慧醫療發展戰略,加快人工智能在臨床診療和藥品安全領域的應用研究,提升醫院診療質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和科學普及分會指導、藥品安全合作聯盟支持,森億智能承辦的AI輔助臨床診療及用藥安全高峰論壇9月19日舉行。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邊振甲、上海市衛計委副主任衣承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璠、藥品安全合作聯盟秘書長張文虎、森億智能CEO張少典以及來自工信部、衛健委及相關部委的領導,來自各大醫院的院長、臨床專家、協會、學會與企業的近百位社會嘉賓出席論壇,就智慧醫療與實踐創新、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未來醫療、用藥安全、真實世界研究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時表示,中國正致力于實現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將有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強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能力。作為人工智能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醫療行業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創新越來越受到重視。上海一直走在智慧醫療創新之路的前列。2018年3月中旬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決定開展智慧醫療專項研究,從300多個項目中篩選出39個,這些項目包含8個醫學影像重大項目,和31個重點項目,這為上海的智慧醫療發展添加了更多的燃料,有力助推上海智慧醫療駛入快車道。
在論壇上,森億智能CEO張少典結合其自身豐富的醫療信息化實踐經驗,著重分享了如何以人工智能的方式驅動醫療數據的高效利用,利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真正幫助醫生和醫院提升醫療質量和醫療資源供給。張少典表示:“醫療行業所遇到的挑戰歸根到底是因為優質醫療資源稀缺,目前國家正在進行供給側改革,提升供給和優化供給作為關鍵舉措發揮著重大作用。其中優化供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現有供給效率,這正是我國信息化建設、大數據處理和人工智能技術要解決的事情,比如原來每天每個護士可能要花5分鐘做的事情,通過技術可以縮短到20秒、10秒。我不太同意現在很多人說未來人工智能取代醫生,醫療人工智能就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要讓數據變得可用;第二用機器學習的方法,用數據訓練人工智能,為醫生賦能,為醫護人員賦能;最后一件事情是落地,現在很多人工智能停留在實驗室,沒有辦法用在臨床,我們希望通過新技術,最終提升醫療效率,幫助中國醫療解決供給不足的問題。面向科研,為醫生提供科研一體化平臺,提升精準醫學研究能力;面向臨床,為醫生提供臨床診療決策輔助系統,在流程中規范醫生行為;面向管理,為院長及醫務科提供院內疾病質控平臺,優化院內醫療資源分配,提升醫療質量。我們希望能夠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技術,幫助我們的醫院和醫生提能增效,最終能輔助醫生在每個診療環節的判斷上能做出更精準、更好、更優化的醫療決策?!?/p>
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醫務處主任侯冷晨分享了基于醫學自然語言處理的靜脈血栓栓塞癥智能化預測及輔助診療系統研究項目,侯冷晨表示:“靜脈血栓栓塞癥項目所有的都是文本,都是數字,都是指標和數據。我們看重森億的是自然語言處理,臨床加上背景團隊,再加一些技術、算法,會對我們未來的智慧醫療,減輕我們醫生的工作強度和負擔做一些落地的事情?!?/p>
談及智慧醫療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張少典表示:“做IT的人態度上對醫療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我經常聽到做IT的人說做互聯網的人動輒就是顛覆醫療,我是特別不贊成的。反過來說臨床醫生也的確要更擁抱新技術,對新技術更開放。醫療和AI的融合真的不容易,因為我們還沒有類似像醫學信息的教育體系,把這兩群人放到一起教育。從態度上和融合方法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將來我們的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一定會走得更遠更好。”
上海胸科醫院副院長范小紅表示“大家要用開放的心態互相擁抱,人工智能的發展是非常快的,同時醫學技術的發展,也是非??斓?,這兩者如果擁抱在一起,我想一定有更多的產出,給我們更多的期待,包括給我們的整個預防、診斷、治療完全打開一個新的天地,兩個專業的人員都以互相開放的心態互相合作,共同推進我們的事業,一定會促進未來的整個中國,包括全世界的醫療行業走向更好的發展?!?/p>
上海衛計委副主任衣承東表示:“在國家和上海不斷推進智慧醫療建設的大背景下,今天AI輔助臨床決策及用藥安全高峰論壇的召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推動人工智能在臨床診療和藥品安全領域的應用研究、不斷提升醫院診療質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等方面帶來實踐經驗和理論探索,智慧醫療將為新時代賦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