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18年12月21日電 /美通社/ -- 超過13000名高級政府官員、行業領袖和學者齊聚由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 (Energy Market Authority) 所主辦的新加坡國際能源周(Singapore International Energy Week,簡稱“能源周”),圍繞這一屆的主題,“能源革新:投資、創新、整合”(Transforming Energy: Invest, Innovate, Integrate) ,探討主要的能源問題。今年,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的新加坡首次一同舉辦了能源周和第36屆東盟能源部長會議 (AMEM)。這有助能源界深入探討東盟能如何合作和建立更具可持續性的能源未來。
能源韌性和可持續性所需的投資
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署長 Fatih Birol 博士在能源周開幕主題演講中表示,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能源市場必須進行重要變革。能源市場的投資至關重要,從現在起到2040年,東南亞將需要高達1.25萬億美元的能源投資。
在能源周上,領袖們也探討了如何權衡經濟增長和采用更具可持續性能源系統的挑戰。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副部長 Arcandra Tahar 博士指出,對許多東盟國家而言,化石燃料仍然是實惠的能源;我們必須采取措施讓清潔能源的價格變得更實惠。
能源行業變革所需的創新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 (Chan Chun Sing) 先生表示:“新一代技術和商業模式將讓我們有機會克服能源的‘三大困境’:如何提供具有實惠性、可靠性和可持續的能源。”殼牌 (Shell) 下游業務執行董事 John Abbott 先生在能源周開幕主題演講中表示,只有不斷傾聽、學習和合作,才能實現這個目標。他也指出,在運輸領域,未來的移動出行發展將取決于我們能否共同努力,建立一個融合多種解決方案的系統。
數碼創新是能源周反復提及的話題。數碼技術預計將繼續在脫碳研究、建立分散式能源系統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數碼化前景雖然廣闊,能源業也必須做好準備應對它在適應性、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方面的風險。
新能源系統的整合
新能源系統的整合對于東盟地區的能源獲取目標至關重要。能源周展示了東盟與各大能源廠商共同推動區域互聯的承諾,以及對該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雄心。值得一提的是東盟各國部長與國際可再生能源署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在今年東盟能源部長會議和能源周所簽署的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該備忘錄包含擴大該地區可再生能源部署的計劃。
隨著東盟進一步推動整合,法國電力集團 (EDF) 資深執行副總裁 Marianne Laigneau 女士呼吁能源企業考慮新的消費者需求,并強調在設計能源系統時要以整體為本的必要性。
共同推進能源變革
若要解決東盟地區的能源“三大困境”,各界的能源領袖必須共同合作,推動能源變革。
新加坡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 (Koh Poh Koon) 醫生表示,新加坡將繼續幫助該地區實現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他接著說道,作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為能源基礎設施開發商、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提供了合作平臺,共同建立創新的融資解決方案。
與其同時,能源領袖也需要關注新技術的投資、創新和整合所需的有利的環境。這需要不斷開展對話、加強區域合作并制定符合東盟發展現狀的創新解決方案。
第12屆新加坡國際能源周將于201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舉行。欲了解更多最新進展,請瀏覽www.siew.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