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19年4月27日 /美通社/ -- 今天,由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發起,國內數十家醫院、醫學專業學會和國際非政府組織聯合主辦,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支持的我國首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關愛周”在南京正式啟動。該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全社會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兒童多動癥,英文簡稱:ADHD)的認知水平,改善中國ADHD治療現狀,促進兒童及青少年精神衛生健康。
在關愛周啟動儀式上,各方還聯合發布了《中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治療愿景》(以下簡稱:《愿景》),以期通過建立醫學、教育及多領域的共識,大幅提升我國ADHD診療水平,幫助我國約2300萬患兒擺脫疾病困擾,享有健康發展的機會。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兒童常見神經發育障礙,多發于學齡期兒童,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為最常見的癥狀。目前,在我國ADHD的患病率約為 6.26%,高于世界平均患病率[1],全國約有2300萬兒童和青少年正在遭受ADHD的困擾。但由于公眾疾病認知不足,以及兒童精神科醫生短缺,我國ADHD患兒的就診率不足10%,確診后也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患兒接受規范治療[2]。ADHD可能導致孩子學業表現不佳,自信心和人際交往受影響,并嚴重影響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兒童心理衛生科研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南京腦科醫院柯曉燕教授表示:“我們攜手多方合作伙伴聯合發布《愿景》,希望通過這一舉動引領我國ADHD臨床治療理念的變革,改善診療現狀,提升臨床醫護人員規范診療的理念和綜合診療能力,為中國2300萬ADHD患兒創造更好的治療體驗。”她同時介紹說,《愿景》呼吁臨床醫生通過國際主流治療指南中推薦的一線治療藥物及其他輔助治療手段,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安全性體驗及治療結果。
《中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治療愿景》倡導“提高圍繞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公眾認知,幫助患者及早接受科學診斷和治療,擺脫疾病困擾,改善在校表現,以確保他們和同齡人一樣享有健康、全面的發展機會。”
于今日啟動的ADHD關愛周活動由世界衛生組織兒童心理衛生科研與培訓合作中心、亞洲 ADHD 聯盟、中國醫學會兒童分會發育行為分組、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兒童認知與腦功能障礙分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和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聯合主辦,全國82家醫院、醫療機構、美國Space for Art基金會等機構參與。活動以“我不是不聽話”為主題,在一周時間內,在全國各地的醫院、社區和學校同時開展一系列線上直播課堂,線下科普教育講座,義診等活動。
發布會上,南京腦科醫院姚輝院長和柯曉燕教授、南京兒科醫院胡正主任和南京市后標營小學楊毅靜校長還就ADHD的多方協作模式展開討論,圍繞家、學校和醫院相結合的疾病管理模式、探索創新的科普教育和疾病篩查方式,以及一線醫學人才培養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楊毅靜校長表示,希望開展和推廣“醫教結合”模式的疾病科普活動,幫助教師和家長共同擔起責任,針對包括ADHD在內的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衛生和精神健康問題,加強疾病篩查意識,提升整體認知水平。“為受到ADHD困擾的孩子們建立一個充滿關愛的學習環境,是教育事業里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我們將把相關的疾病科普納入現有的衛生工作中來,并將全力支持專業醫生走進校園,幫助學校的教師和家長正確認識ADHD,以確保孩子們得到更多的機會實現他們的潛能。”楊毅靜說。
啟動會現場還邀請了南京當地小學生代表參與了一個特別的環節 -- 與美國Space for Art基金會代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宇航員Nicole Stott女士的互動。Stott女士向孩子們展示了以宇宙為主題創作的繪畫,并帶領在場的孩子們一起領略探索太空的魅力。
本次ADHD疾病關愛周延續了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各專業學會和組織以及企業在開展公眾教育上的合作,還將作為一年一度的系列活動持續在全國各地開展。
[1] Wang T, et al. BMC Psychiatry. 2017 Jan 19;17(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