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7月9日 /美通社/ -- 7月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中國保險業科技創新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李揚、國研中心金融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出席會議并講話,與會數十家機構精英、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中國保險行業科技創新、融合發展之策。會議期間同步揭曉《2019中國保險業科技創新榜》,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相互”)憑借相互制保險特色與產品、科技創新榮獲“年度新銳保險公司”獎。
2017年5月,信美相互獲得中國銀保監會開業批復,成為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組織。不同于股份制保險,相互保險這一新型組織形式在國內的獲批試點本身就帶有探索意義。相互制聚焦于同質風險群體,當相互制由最初的“熟人社會”進入互聯網時代,如何尋找、連結,又如何創新?
市面上復雜多樣的保險產品,使消費者“亂花漸入迷人眼”,針對特殊群體對風險保障的差異化需求日益強烈。有關流行病學統計數據表明,在中國,白血病的自然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四,每年新增約幾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中就有 1/4 是兒童,并以 2 - 5 歲兒童居多。然而目前市場上針對少兒白血病的保障型產品相對匱乏。
為了加強對該類風險專項化的保障需求,信美相互研發了信美相互愛我寶貝少兒白血病疾病保險,該產品在設計上很好地解決了痛點,讓家長不再擔心被大而全且保費較高的少兒保險產品影響整個家庭的保險規劃。
除產品創新外,信美相互在業內首推“賠審團”機制,即當保險理賠發生爭議時,理賠申請人可提出申請,由信美相互的會員及特定產品客戶組成“賠審團”,對案件做出賠付與否的決定,以幫助解決長期以來保險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理賠糾紛問題。
為體現相互保險互助共濟的特色,信美相互還創新設立了“愛心救助賬戶”,并與信美相互發起人單位中央財經大學教育基金會共同設立了“中財信美愛心救助基金”。當會員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不幸遭遇重大災害、意外事故或疾病時,在得到現有保障及援助(包括社會統籌保險、商業保險等)后仍有較大生活困難的,可以申請額外救助,集全體會員之力幫助其渡過難關。
與此同時,信美相互還將區塊鏈技術充分應用于理賠、資金流向等相關領域,使得數據不可篡改,安全有保障。
未來,信美相互將借助科技的力量,在普惠保障領域做出更多探索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