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近日,骨科在線報道了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主任路繼科如何在醫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帶領和睦家骨科邁入微創機器人手術時代,力爭在骨科治療領域不斷拓展服務,搭建起國際化技術交流平臺。以下為報道原文:
他每天6點起床,鍛煉一小時。
清晨7:30,提前一小時上班,帶領科室醫生晨讀、討論病例。
白天是查房、門診、手術、內部總結、多學科會診等相應的例行安排。
晚上、半夜或凌晨周末若有急診手術,隨時投入“戰斗”。
工作日晚上學習專業文獻、了解科研進展。
每月對科室年輕醫生的近期業務學習情況進行閉卷考核。每周帶教年輕醫生骨科病史采集體檢,閱片,病歷討論及最新文獻復習……
這些并不是教學醫院或公立三甲醫院醫生的日常寫照,而是一家非公醫療機構科室主任建科四年來,一以貫之的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位醉心于工作的醫生,就是從澳大利亞回國的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主任路繼科。
鳳擇梧桐而棲
20多年前,年輕的路繼科離開新疆醫科大學前往美國留學。后在澳大利亞讀了博士和博士后,并在那里接受骨科專科培訓,成為了一名骨科醫生。
20年彈指一揮間,這20年,中國也在飛速發展,醫療需求的多元化日趨明顯。
彼時,成立于1997年的北京和睦家醫院,已作為有一家外資背景的非公醫療機構在中國樹立了“高質量、優質醫療”的口碑。經過和睦家醫療副總裁、北京和睦家醫院院長盤仲瑩的前瞻性戰略布局,其服務領域也從人們最為熟知的婦產科、兒科覆蓋到更多學科,朝著一家綜合醫院的方向發展,北京和睦家醫院這棵國際化的梧桐樹漸長漸豐,枝杈愈加豐滿強壯。
近年來,中國老齡化人口逐漸增多,慢性病群體越來越龐大。看到很多老人受骨科疾病所累蹣跚前行甚至失去自主行動能力,盤仲瑩院長意識到,組建一支和睦家骨科團隊已經水到渠成。
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機緣,2015年,路繼科醫生加入了北京和睦家醫院,開始打造和睦家骨科。
“快車道”上的精悍科室
歷經4年的發展,在盤仲瑩院長的支持下,和睦家骨科駛入“快車道”,路繼科主任很快就將它打造成一個“羽翼”豐盈、軟硬件俱佳的強勢科室。
目前,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擁有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科、足踝外科、小兒骨科等亞專科;還擁有來自北京各大醫院各個領域的20余位知名骨科專家擔任兼職醫生;除此之外,還有在國外經過專業培訓的康復師幫助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
為了達到國際標準的診療水平,和睦家骨科陸續引進了骨科手術動力系統、脊柱360度翻身床、脊柱鏡等一整套國際上先進的骨科器械。
2019年年初,北京和睦家醫院又引進可以輔助進行全髖、全膝和半膝關節置換手術Mako骨科手術機器人。
在盤仲瑩院長看來,技術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將來。對于新技術的投入,要考慮的是通過先進的設備輔助,打造一個優秀的骨科團隊,把學科建設發展起來后,就會有更多的病人在面臨骨科問題時愿意選擇和睦家,也會有更多醫生愿意來和睦家就職。
路繼科主任說,雖然和睦家骨科的手術量無法與三甲醫院相比,但是現有的專科水平都很高,可以做從上頸椎到骶椎的全脊柱手術,以及足踝外科等其他專科也各有其獨到之處。
追逐精準“零距離”
作為華北地區率先引進Mako骨科手術機器人的非公立醫療機構,這標志著和睦家全面邁入微創機器人時代,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也由此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路繼科主任介紹,與傳統關節置換手術相比,Mako骨科手術機器人可術前進行個體化建模、測量和設計,保證術中精確安全操作,從而輔助完成個體化、精準化的人工關節置換,極大降低了患者因精準化問題造成的術后兩腿長度不一、關節脫位、假體松動等情況的發生率。
在Mako骨科機器人的諸多優點中,最為業界稱道的就是其精準性,其手術精確度達到1毫米甚至0.1毫米,遠高于傳統術式準度3到10倍;其次是這種微創手術創傷小,手術愈后恢復快。
正如盤仲瑩院長此前所言:“如果不去掌握和運用技術,你永遠無法理解技術帶來的變化,而這種追逐,正是醫院愿意根據患者的需求提高不斷改善醫療質量的初心,以后和睦家添加任何新設備,也一定繼續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思路。”
從技術學習到技術輸出
新技術的應用離不開輸出和落地。
4年來,曾以優質服務著稱的北京和睦家醫院,在學術路線上不斷精進,目前已與貝勒醫學院、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及美國手外科協會等一流醫療機構開展了一系列學術交流與合作活動。
路繼科主任表示,邀請國際權威專家與國內同行分享經驗和技術,并通過直播面向大眾及業內傳播,就是為了搭建起一個國際化的交流平臺,將國外經驗引入后,落地到國內給更多醫生帶來學習體驗。
“我們從剛開始的興奮、請‘大咖’來同臺敘話,如今我們更希望新技術能夠落地,可以實際運用到更多的患者中去。”盤仲瑩院長在此前的采訪中說道。
作為社會辦醫機構,北京和睦家醫院在設備好、服務好的發展路上更進一步,全面邁入微創機器人手術時代后,開始進行技術的反向輸出,為社會辦醫療機構推廣“高精尖”技術樹立了標準。盤仲瑩院長對于科室建設的步步為營和前瞻性決策,種好了北京和睦家醫院學科發展“梧桐樹”的根基,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根基開枝散葉,才吸引了更多優秀醫療人才“金鳳凰”的棲落。
路繼科主任說,未來,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還將繼續完善骨科亞專業,在骨科康復、老年骨科領域拓展服務,覆蓋人群將進一步擴大,形成和歐美等發達國家一致的、完善的骨科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