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09年12月24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在2009年的 ERP 市場,ERP 實施失敗問題再次吸引了各方關注。從 SAP “畫皮門”到《甲骨文中國亂象》,跨國企業 ERP 多年來在中國市場積累下的問題集體曝光。在管理軟件市場,越來越多的人喊出:“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國的圓!”。
(Logo: http://www.hnpg.net.cn/sa/2009/03/25/200903251830.jpg )
比如,在《甲骨文中國亂象》中,曝光了甲骨文在中國銀行、寧夏銀行、南京銀行、國開行、民生銀行項目中所暴露的“英文界面和英文專業術語,易用性較差;代理商的專業水平和實施能力尚達不到能幫助銀行進行管理會計建設的要求”等問題。
與之相比,扎根本土的國內企業經過多年的經營,不僅在產品上貼近用戶需求,也在后續服務上為企業提供管家式貼身服務,企業選擇國產 ERP 的趨勢越來越強烈。尤其在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中國企業開始認識到,過去單純依靠低成本、外延式的發展策略急需改變,現在真正需要的是強化企業自身的內部管理,這種趨勢將更為明顯。
ERP 洋品牌市場份額走低
一方面是跨國企業遭遇滑鐵盧,一方面卻是本土管理軟件企業到了收獲的季節,兩者對比,充分顯示出本土軟件的后天優勢。計世資訊發布的《2009中國管理軟件發展狀況調查報告》也表明,截至2008年的中國管理軟件市場,國內廠商所占份額為77.5%,國外廠商為22.5%。其中,國內品牌占高端市場份額的49.2%。
對于管理軟件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這樣一個格局,計世資訊分析師認為,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國產管理軟件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已經與國外管理軟件相當:1998年本土企業開始進行 ERP 的探索,當時國外廠商占據絕對優勢;2005年之后,國產管理軟件產品開始成熟,與國外廠商的距離逐漸拉近;2009年國產高端管理軟件的市場份額實現超越,競爭力與國外廠商已經相當。
從差距明顯到實現超越,本土企業成就了自己,留給國外企業一個模糊的背影。如此冰火兩重天的境遇差別也預示著,外來的和尚未必會念經,本土的企業也并非土鱉,相反,本土管理軟件企業的產品由于更加貼近用戶需求,反而更受用戶青睞;若不然,本土企業也不會在 ERP 市場的各個層面全面超越跨國企業。
過去,跨國企業憑借自身的光環著實迷惑了不少中國企業,尤其當一些大企業在進行系統選型時,這種迷惑性就會變得更加強烈。如今,許多中國的大企業都在走向國際化,這些企業在走向國際化時,也想當然地認為只有國際大品牌的管理軟件才符合企業的需要;另外,這些大企業都是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難免有要與國際巨頭合作才凸顯身份的“陰暗”心理。如此種種,反而成了跨國企業打動他們的竅門。
在 SAP、甲骨文剛剛進入中國之時,他們憑借先進的管理理念、自身的光環等著實迷倒了一大批中國企業。但當上海機床廠、哈爾濱醫藥集團等一系列 ERP 應用失敗的案例浮出水面,洋品牌的形象開始一點點崩塌。與此同時,國產軟件企業卻在不斷改善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于是才有了國產管理軟件在市場份額上的超越。
國產軟件企業從產品型向服務型轉型
以前國外公司隨便拿個 PPT 一介紹就能把國內公司忽悠住。這幾年,本土企業和國外企業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況且本土企業的產品更靈活,服務更有優勢。
早年間國外公司能如此輕易“忽悠”住國內的一些公司,根本原因在于本土企業與跨國公司的技術、實施經驗和品牌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隨著本土軟件企業的不斷成長,以金蝶為代表的企業逐漸在服務自己客戶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起經驗和能力。相對那些跨國競爭對手,本土企業提供的解決方案更切合現階段的企業需求,服務支持上也更為靈活快捷。
尤其在高端市場上,ERP 軟件銷售通常是先做咨詢。而一家具備咨詢和服務能力的 ERP 廠商將具備更強的生命力。在歐美發達國家,每實施1美元 SAP 軟件,用戶需要支付的咨詢和服務費用竟然高達5美元。在高端市場上,通常的套路是先做咨詢,再賣軟件;先將自己的管理理念灌輸給客戶,然后再將軟件工具賣給對方。套路并不復雜,但是關鍵的問題是你有沒有能力拿出客戶能夠接受的方案,這樣的能力需要慢慢培養。
為了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咨詢和服務,本土管理軟件企業紛紛加大對服務的投入。早在2008年,金蝶就專門組建了咨詢事業部,該部門集中了金蝶在房地產、制造等各個行業的研究專家。如今,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金蝶還針對萬科、中國南車等大型企業成立了專門的服務團隊。
對于這種做法,金蝶中國助理總裁郝登勝說,金蝶目前有近60萬客戶,隨著行業客戶的發展,他們更需要金蝶提供管理咨詢、IT 規劃、IT 應用評估等更高附加值的服務,而這也是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
2008年,來自咨詢服務的收入已經占到金蝶營收的12%,而在幾年前這個比例近乎是零。此外,來自軟件實施服務的收入比例已經達到23%;兩者相加,服務已經占據了金蝶營收的35%。未來,徐少春希望這個比例能夠超過50%。
本土 ERP 贏在融合中國式管理
國產軟件企業向服務的轉型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成長,過去,國產軟件企業賣的是產品,現在,結合企業業務的管理咨詢服務成為本土 ERP 強調的重點。
如今,金蝶國際軟件集團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接受采訪時幾乎不再談具體的業務,而是談管理,談中國企業的管理個性,談中國管理模式。他發現很多中國企業家也都有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每次這種與客戶的對話,都讓徐少春更加堅定的意識到一種讓中國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的使命感。
徐少春還強調,面向中國企業的高端管理軟件要有一顆“中國心”,先進的管理軟件必須將中國管理實踐與國外先進管理理念相結合,滿足企業推行杰出中國管理模式的需要。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金蝶正在打造“世界級的管理智庫”,將吸引全球范圍內優秀的管理專家、規劃專家及技術專家,為全球范圍內的企業提供包括管理咨詢、IT 規劃、行業較佳實踐、管理模式、軟件產品及服務等在內的信息化整合服務。
管理智庫的建立,將有助于用戶分享金蝶多年來積累的管理理念。以信息化管理軟件為載體,“中國管理模式”正在中國成千上萬的企業當中進行高效復制。如今,金蝶已經擁有遍布各個行業的60萬家客戶,在這些客戶里面,已涌現出很多成功的管理模式。在徐少春看來,中國企業管理是可以總結和提升的。
比如,在金蝶新推出的 EAS7 中不僅秉承了60萬家中國企業的較佳管理實踐,還積極吸收各行業成功客戶的中國管理模式以豐富產品應用,以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流程的持續優化和企業的卓越管理。
以金蝶為代表的中國本土管理軟件企業,憑借這種對于中國管理模式孜孜以求的探索,終于破繭成蝶,成就了國內軟件企業從跟隨到模仿再到超越國際軟件巨頭的夢想。
關于金蝶
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 (http://www.kingdee.com )是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268)、中國軟件產業領導廠商、亞太地區企業管理軟件及中間件軟件龍頭企業、全球領先的在線管理及電子商務服務商。金蝶以助顧客成功,讓中國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為使命,為全球范圍內超過60萬家企業和政府組織成功提供了管理咨詢和信息化服務。金蝶連續5年被 IDC 評為中國中小企業 ERP 市場占有率第一名、連續4年被《福布斯亞洲》評為亞洲較佳中小企業、2007年被 Gartner 評為在全世界范圍內有能力提供下一代 SOA 服務的19家主要廠商之一、2008年金蝶榮獲深圳質量領域較高榮譽深圳市市長質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