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0年1月11日電 /美通社亞洲/ -- 2009年12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對乾信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創業(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申請備案獲批準。這是繼2008年6月鼎暉股權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弘毅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合伙)企業獲準備案;2009年4月建銀國際醫療保健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等7家創業(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獲準備案后第三批獲準國家發改委備案的企業。這三批獲準備案企業共22家,其中16家是國家發改委在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企業,天津開發區占13家,濱海新區內其他區3家;另外6家是國務院支持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創業投資管理企業。
自2007年新修訂的合伙法確定了有限合伙組織形式的法律地位以來,私募股權基金發展得到法律的保障。天津開發區在2007年率先完成了天津市第一家以自然人出資的股權投資基金企業的工商登記。而后,天津市工商局出臺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企業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企業)工商登記管理辦法;天津市地稅局就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企業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企業)的稅務登記及合伙人的納稅政策及時給予明確的答復。天津開發區工商登記部門、稅務登記部門正確的執行和優質的服務使得區域私募股權基金(基金管理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截止到2009年12月底,天津開發區私募股權基金/基金管理企業共174家,實現認繳出資額470億元人民幣,實到出資75億元人民幣,有五分之一的基金企業開始了項目投資。其中在獲準國家發改委備案的13家基金管理企業管理的基金中:有十支基金已經開始將募集的資金投向了醫療、能源、地產、國有企業并購重組、設備租賃、文化傳媒等產業;管理的兩支基金分別得到全國社保基金20億的投資;有三支基金的項目投資落在天津;有七支基金的投資者來自于中大型機構;有三支基金開始納稅。
縱觀全國私募股權投資發展,天津已經走在前列,濱海新區走在天津的前列,而天津開發區走在濱海新區的前列。從國家發改委批準全國股權投資企業備案的戶數上看天津開發區排第一;從全國目前股權投資企業集聚量看天津開發區排第一。天津開發區在為私募股權投資發展企業的服務和管理上,無論從法律、政策執行環境方面,還是工商稅務登記、銀行等配套服務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并且將在未來繼續引領全國私募股權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