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0年1月22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加勒比島國海地發生里氏7.0級強烈地震后,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及20多個國家紅十字會趕赴災區,迅速開展緊急救援、衛生醫療等工作。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1月20日,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主席、秘書長,美國紅會會長、多米尼加紅會會長、瑞典紅會秘書長一行在海地紅會會長的陪同下,來到太子港災區考察并慰問災民。
地震后,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于1月14日發出一項緊急募捐1000萬美元的呼吁,并緊急撥款50萬美元用于救災工作,以救助海地地震災民。1月17日,聯合會將呼吁金額提升至1.05億瑞士法郎,募集捐款將為30萬災民提供為期3年的救助和災后重建服務。截至目前,緊急呼吁募捐金額已完成36%,其中包括資金和物資捐贈,價值500萬瑞士法郎的救援物資已運達災區。為響應該呼吁,中國紅十字會已向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捐款50萬美元。
目前,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正在協調災區救援工作,共有400多名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海地災區,紅十字與紅新月國際聯合會已經派出包括救援、衛生、電信等專家在內的評估和協調小組前往海地災區,幫助評估緊急救援需求和災后早期重建,并派出安全協調員評估當地的安全局勢。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1月20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派遣了2名法醫專家,為政府提供尸體辨認和恰當處理方面的建議,并繼續提供尸袋、標簽等物資。
地震發生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海地紅十字會的協助下建立了臨時急救點,并向災民提供醫療用品,他們共向2000個病人提供了醫療包,為3個臨時營地的1.2萬人提供飲用水并建立營地廁所。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地震后開設的尋人網站 ( http://www.icrc.org/familylinks ) 已有近23500個人登記,117人通過此網站電話聯系在國外的親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還與海地紅會一起通過廣播、告示等方式幫助失散家庭重聚。
目前,委員會的裝載著36噸水和衛生設施以及醫療用品的包機已經到達,裝載著2500套家庭用品包的一架包機也將到達。
各國紅十字會
截至1月20日,各國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已組織價值18億多、超過77噸的物資運抵災區。超過20個國家的紅十字會向災區派遣了工作人員,包括美國、法國、意大利、瑞士、土耳其、哥倫比亞等。來自不同國家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多個方面密切合作,為災民發放帳篷、飲用水、毛毯、家庭包等物資,并提供醫療救助等援助。
目前,已有12架各國紅十字會的飛機運送救援人員和物資至災區,來自16個國家近200位工作人員組成的17個緊急反應小組 (ERU) 在災區實施醫療、后勤、通訊、供水等救援工作。其中,挪威和加拿大紅會搭建的實地醫院已經開始運轉,該醫院有 70張床位,每天可接納200名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