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6月18日 /美通社/ -- “特別期待能在云鵲醫平臺上學習獲得學分!”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中醫院的張醫生最近在接受調研時說。這個從云鵲醫APP上線就注冊賬號學習的基層醫生,3年多來,他每天保持在云鵲醫學習,范圍涉及高血壓、中醫、兒科……基本涵蓋了全科醫生經常接觸的各個學科,課程達幾百節。他一直盼望云鵲醫有學分項目,這樣,既能滿足實用的臨床知識補給,又能滿足現實的學分需要。
6月18日,云鵲醫第一批學分項目上線,無數個張醫生的愿望實現了。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全國醫務人員足不出戶便可通過遠程在線的方式,在云鵲醫平臺參加實用性強、針對性強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這場遠程繼續教育及時雨,不僅能把精選的知識盛宴觸達到家,更為當前遠程醫學教育帶來了互聯網新思維,為賦能基層醫療增添了新活力。
滿足剛需 高質賦能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各行各業的節奏,所有線下活動幾乎停罷,繼續醫學教育面授項目無法開展。遍布全國各地的基層醫務人員,本就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經濟基礎落后等條件限制,面臨學習機會少、學習渠道少等問題,加之疫情的影響,參加繼續教育、獲得學分難上加難。很多基層醫生通過云鵲醫APP留言,希望能開辟繼續教育項目專欄,滿足其學分需求。
一項云鵲醫隨機發放的千份調研問卷統計顯示,95%的學員表示喜歡在云鵲醫平臺學習,而且學到的知識能學以致用,89%的學員期望能在學習的同時獲得學分。
為了滿足平臺上用戶的學分“剛需”,加強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和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云鵲醫與持有國家級遠程繼續醫學教育資質的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達成戰略合作,經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授權的繼續醫學教育資源,可以在云鵲醫平臺上面向全國范圍學員推廣。學員可通過登錄或注冊云鵲醫APP,根據自身專業選擇所需課程,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深耕基層 不改初心
學分是剛需,是國家監管督促醫生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教育的目的還是為了提高醫生的臨床診療技能,尤其是基層。多年來,由于基層醫生缺乏培訓教育機會,業務能力提升很慢,造成基層醫療能力差、留不住患者,分級診療難以真正實行。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完善,基層醫療教育培訓越來越受重視。
“賦能基層醫生”,是國情現實所需,也是云鵲醫成立的初心。自2016年成立伊始,云鵲醫就聚焦基層醫療領域,通過“互聯網+”、“智能+”的信息化手段和方式,整合優質的專家醫療資源,打造專業、實用、前沿的一站式醫療教育與服務平臺。目前平臺已有近40萬家基層醫療機構入駐,超過200萬醫務人員在云鵲醫平臺注冊,累計學習人數達180多萬,2020年5月人均學習時長142.25分鐘。龐大的基層覆蓋基數和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云鵲醫在基層醫療教育領域具有天然的優勢。
此外,依托海量的用戶學習數據,云鵲醫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層分析基層醫務人員的學習難點、痛點和偏好,從而篩選出更適合基層的繼續教育課程,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此次上線的項目是云鵲醫從基層醫務人員的實際需要出發,在“中華醫學教育在線”精挑細選上百個國家級Ⅰ類、II類學分項目,覆蓋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耳鼻喉、影像、急診、醫學檢驗、護理、公共衛生、康復、全科等學科,希望通過一系列高品質課程和實實在在的診療技術,助力醫護人員補充更新知識點,提升基層醫療能力和服務水平。
政策春風 順勢而為
隨著醫改重心向基層傾斜,近年來基層衛生政策春風不斷。2019年,在基層繼續醫學教育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衛生健康系統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措施的通知》,明確指出,充分發揮遠程繼續醫學教育作用,各地應當創造條件,將優質繼續醫學教育面授項目逐步制作為遠程繼續醫學教育課件,釆用“互聯網+”方式,供醫務人員線上學習。同時,落實“放管服”改革,讓醫務人員能自主選擇遠程學習平臺,加大繼續醫學教育扶貧力度, 著力提升當地醫療衛生保障能力。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繼續醫學教育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支持面授項目申辦單位與有條件的遠程繼續醫學教育機構開展合作,整合相同類別、重復內容的項目,將優質面授項目制作為遠程教學課件,促進優勢資源共建共享,不斷提升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國家政策不斷加碼基層衛生、遠程教育。乘著政策的東風,云鵲醫與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戰略合作、強強聯手,旨在共同通過遠程醫學教育的方式,著力提升全國縣域醫共體、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員的醫療服務能力,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讓無論身處何地的基層醫生都能享受到優質均衡的醫療教育,讓無論家在哪里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家庭醫生觸手可及的醫療服務。”云鵲醫CEO邢菲和她同事們的初心一直未改,就是賦能基層醫生,為醫生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讓基層醫生有能力為居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真正做到“讓優質醫療資源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