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11月26日 /美通社/ -- 2020年11月25日,“殼牌汽車環保馬拉松”中國站比賽圓滿收官。作為賽事35周年歷史中的首個線上賽,本屆中國站比賽攜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線上課程資源和專業的虛擬競賽平臺。決賽當日,8強車隊在線展示挑戰能效極限的節能車作品,并與評委連線答辯,其中北京理工大學翼昇一隊勇奪頭籌,同濟大學志遠一隊摘得亞軍,北京理工大學翼昇二隊和吉林大學肯賽節能車隊并列第三。
不懈探索能效極限,學生在線展示創新成果
2020年恰逢“殼牌汽車環保馬拉松”這項全球性賽事35周年,也是賽事登陸中國的第二年。本屆比賽吸引了全國各地學生車隊的踴躍參與,共有來自37所高校的48支車隊報名參賽,遍布19個省25個城市,其中28支車隊首次參賽。學生車隊相聚虛擬賽場、開展“云端競技”,理論知識結合實踐應用,展現了當代中國年輕一代對能源效率的不懈探索。
作為一項獨特且頗具挑戰的全球教育創新項目,“殼牌汽車環保馬拉松”鼓勵學生用創意的思維,親手設計、制作節能車輛,以“用最少的能源,行最遠的距離”為宗旨,探索增效節能新思路。2020年中國站賽事為學生車隊搭建全新數字化平臺,通過與全國頂尖的參賽車隊在線競技,同學們的創新能力以及演講才華在線上平臺得以全面展示。
11月25日的線上決賽中,8強車隊在線答辯,展示了極具突破性的創新成果。其中,同濟大學志遠一隊首次采用氫能作為動力來源,面向未來城市出行需求設計出零污染的城市概念車,這也是殼牌汽車環保馬拉松中國站賽事中首次出現氫燃料電池車。面對線上決賽這一全新的賽制變化,北京理工大學翼昇一隊在備賽過程中動手設計制作小型低速直流風洞,模擬風阻實驗,最終奪得原型車設計獎。吉林大學肯賽節能車隊則首次挑戰城市概念車,并以安全性和輕量化方面的創新設計獲得城市概念車設計獎。此外,首次參賽便躋身八強的“黑馬”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風音車隊,以及實戰經驗豐富的華汽電動車隊與北京交通大學綠動之心知行隊,也將造車技術和低碳理念完美結合,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作品。
此次線上決賽不僅為參賽車隊搭建起數字化的自我展示平臺,更首次融入多種科技元素,為觀眾打造身臨其境的觀賽體驗。決賽開場環節,一輛裸眼AR原型車出現在虛擬舞臺中央,真實還原去年冠軍車的風姿,展現超節能車的設計亮點。賽事還首次攜手人工智能,邀請AI “小冰”為大賽進行創作 -- 她匯集了全部48支參賽車隊的低碳暢想和節能創意,并以此為靈感創作了藝術作品,制作成車貼作為大賽35周年的特別紀念品送給所有參賽車隊。臨近尾聲,首個“云頒獎”典禮更將氛圍推向高潮 -- 來自大江南北的8強車隊同時連線,與觀眾云端相聚,共同見證新一屆冠軍的產生,期許一個更清潔、更低碳的美好未來。
首屆線上比賽開啟新篇,“殼牌汽車環保馬拉松”持續賦能未來
2020年是格外特殊的一年,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保障所有參賽者的安全和健康,“殼牌汽車環保馬拉松”開創性地打造了35年歷史中首個純線上比賽,持續傳播希望與信心的火種,以全新賽制為青年學子創造學習交流、展示自我的新機會,以數字化技術踐行創新型人才培養和發展的理念,持續賦能未來能源一代。
比賽前期,大賽面向所有來自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業的學生,免費提供豐富的線上課程資源,特邀行業專家講解知識技能、分享行業趨勢,幫助學生增強專業能力、開拓行業視野。線上課程得到了同學們的熱情參與和積極反饋。重慶交通大學驍鷹車隊隊員表示:“課程不僅包括軟件知識,更重要的是有來自行業一線的專家從更宏觀的角度進行分享,打開了我們的視野。”天津科技大學碧海藍天車隊隊員也表示:“通過公開課,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殼牌產品研發理念,深知殼牌在環保方面的投入與貢獻,而我們也將追隨殼牌的腳步,以節能賽車的設計制作為起點,為減排事業貢獻一己之力。”
備賽過程中,各參賽車隊充分利用比賽搭建起的學習交流平臺,團隊內部緊密合作,揮灑工程創意、凝聚集體智慧,通過線上“云造車”將創新想法付諸實踐;車隊與車隊間打破地理空間限制,友好交流、互聯對話,在激烈的線上競技中比拼創意,探索能源效率極限。
正如殼牌中國集團主席張新勝所說,“在殼牌,我們始終致力于探索更清潔的未來出行方式。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非常欣慰2020年‘殼牌汽車環保馬拉松’中國站能以純線上的形式順利進行,并通過這一數字化平臺連通各方,持續鼓勵年輕一代探索低碳出行思路,助力‘美麗中國’的愿景早日實現,共同建設一個更清潔、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