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0年12月30日 /美通社/ -- 在 2020 年全球疫情沖擊、新技術深化應用、新基建政策推動等數字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對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愈發突顯。與此同時,數字資產暴露面不斷擴大,風險日趨嚴峻,伴隨HW背景下,數字資產暴露面監測已成為更多運營單位所關注的焦點。
數字資產暴露面風險:指運營單位擁有或控制的域名、IP、網站、公眾號、小程序、源代碼、數據等資產,被互聯網或暗網披露的這些資產所存在的漏洞、弱口令、敏感端口、數據泄露等安全隱患信息所形成的風險。
2020年12月30日,深圳數字觀星科技有限公司首次發布《2020數字資產暴露面風險》報告,報告立足于觀星運營中心數據及工作實踐,包含有4個關鍵發現:業務數字化轉型、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資產數量擴增、數字資產暴露面風險增大;呈現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教育、能源、醫療、運營商等行業的數字資產變化趨勢。
從數字資產暴露面漏洞看行業網安建設水平,報告對數字資產暴露面的整體分布、行業數字資產暴露面的風險分布、數字資產暴露面的風險現狀等做詳細分析。
數字資產暴露面的風險現狀主要分為6個方面:
1.數字資產暴露面漏洞
以新型資產暴露面漏洞為例,運營單位使用公眾號/小程序開展業務,由于新型資產缺少相應監測手段,容易出現注入、代碼問題、跨站腳本、配置錯誤、遠程代碼執行等漏洞風險。
2.數字資產敏感端口風險
數字資產云化、邊界不受控、流程管理問題、安全意識差等是導致敏感端口大門向外部開放的主要原因,敏感端口暴露Top5主要有22、21、3389、3306、23。
3.數據泄露類型-系統源碼
系統源碼和技術方案占據外部數據泄露類型61%,分析發現泄露系統源碼中含有密碼密鑰風險最高,也是眾多運營單位用戶最為關注的外部數據泄露風險。
4.Github和百度文庫成數據泄露主要渠道
內部數據外泄,容易成為攻擊者和黑客社工利用重要渠道,分析發現在Github和百度文庫共享導致數據泄露比例高達60%。
5.內部員工和供應商依舊是高風險人群
內部員工和供應商引起的外部數據泄露事件占比92%,普遍由于網絡安全意識薄弱和缺少安全管理手段所導致。
6.冰山下的暗網數據泄露交易活躍
2020年,觀星暗網情報監測共發現1500+起,交易數量231+件,交易用戶數據高達780w+條,由于暗網自身具有較強的匿名性和隱蔽性,暗網數據交易也成為金融客戶數據泄露販賣交易的主要渠道。
觀星依托于多年的實戰經驗,已為業內眾多用戶打造了數字化轉型下的數字資產暴露面風險解決方案,并不斷探索實踐,助力行業用戶在數字化浪潮下讓資產的安全保障“看得清”和“管得好”,加強資產威脅監測和應急響應能力,為推動數字化轉型戰略保駕護航。
觀星根據2020 數字資產暴露面風險分析和實戰運營經驗,給處于數字化浪潮下的行業用戶們幾點建議和展望。詳見:觀星《2020數字資產暴露面風險》報告完整版http://shuziguanxing.com/filedownload/282053 。
附:數字資產暴露面風險解決方案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