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4月7日 /美通社/ -- 據人社部數據,2019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達到3.96萬家,比2018年增加4300家。行業從業人數達到67.48萬人,增速達到5.2%?!?021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招聘市場規模為108億,與2019年基本持平。逐年攀升的服務機構數量及招聘市場規模,意味著企業面對著愈發繁瑣的招聘渠道管理、分散的簡歷來源、種類繁多的簡歷格式,招聘方在簡歷篩選與候選人溝通上的無效時間隨之增加。此大環境下,招聘管理系統(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s,簡稱“ATS”)應運而生,招聘方通過登陸并授權ATS系統管理多個招聘平臺帳戶來實現簡歷的多渠道管理和格式統一性。
2021年的央視315對“求職者簡歷的去處”進行了曝光和批評,其中一個細節值得關注 -- 從招聘平臺花60元獲得的一份簡歷卻被7元一份轉賣,這種看似得不償失的虧本買賣背后卻是令人深憂的無本數據獲取、無法監管的使用,以及潛在的數據交易風險,而ATS平臺就是爬取留存用戶簡歷問題的重災區。面對愈發發多元的招聘信息渠道,不少企業授權ATS平臺使用多招聘平臺帳戶,收到的求職者簡歷率先被倒入ATS平臺,ATS平臺通過算法再將篩選后的匹配求職者信息給到最終的雇主。企業方以此確實實現了招聘與簡歷的多渠道管理,但ATS平臺以精準服務客戶為口號,普遍存在私自截留簡歷現象,這些截留的簡歷會如何處理,簡歷上的信息如何使用,用于招聘之外是否再做其他商業用途,無從知曉。
早在2019年7月,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獵聘、拉勾就針對市場上個別招聘管理系統公司的誘導性質的虛假宣傳發出聯合嚴正聲明,內容稱,四家從未和任何招聘管理系統平臺達成合作,并表示,ATS會阻礙招聘方的信息反饋,違背了招聘平臺希望求職者獲取及時反饋的初衷,部分ATS平臺甚至私自竊取企業用戶賬號和密碼,進而惡意訪問用戶簡歷信息的行為也嚴重危害到了個人信息安全。
人力資源行業追求的本身內在邏輯,一方面是快速、效率、信息互通、透明、大數據,另一方面又需安全、保護、規范、規則。通過數據共享來實現更好的業務協同固然是發展的趨勢,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底線和原則不可跨越。央視315對“求職者簡歷的去處”進行了曝光和批評后,前程無憂在暫停為新企業用戶提供線上購買簡歷服務、全面上線“虛擬中間號碼”和“簡歷水印”功能的基礎上,率先關閉了招聘管理系統接口服務(ATS)。
與其他行業的大數據不同,人力資源的大數據對象聚焦的對象是個人,以ATS為代表的大數據平臺,在數據的使用和分析過程中,更容易造成對個人隱私的窺探,甚至違反隱私保護的法律法規。對于整個人力資源行業來說,數據保護的邊界、個人信息共享與隱私平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新規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同仁都需要嚴格履行求職者信息保護主體責任,前程無憂已與獵聘、智聯招聘等聯動分享失信企業名單、建立日常溝通交流機制、共同分享安全保障技術經驗等方式,并聯合向有關部門提出打擊互聯網黑產倒賣簡歷的具體建議。前程無憂也再次呼吁監管和叫停隱匿、非法的以“大數據”為幌子的招聘管理系統平臺,舉報在社交平臺、社群中進行的非法簡歷買賣,聯合抵制一切侵犯求職者權益的不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