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災區學校在大風等惡劣天氣下復課面臨困境
北京2010年5月1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隨著賑災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在4月14日7.1級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玉樹縣,位于青海高原上的次重災區同樣急需援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政府教育部門官員于近期結束了對青海省玉樹縣和稱多縣災情評估工作,并在考察中發現,在大風、嚴寒等惡劣天氣的影響下,次重災區的師生們正在艱難復課。
在5月9日至13日評估組考察期間,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第二批援助物資同期抵達災區,并分發給玉樹縣和稱多縣的兒童手中。這批物資包括5000個學生包、5000套兒童防寒服、棉褲和襪子,以及2000雙兒童冬靴。
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政府合作伙伴組成的評估小組冒著雨雪來到距離震中玉樹縣200多公里外的稱多縣清水河中心寄宿學校。該校海拔4500多米,位于雪山周圍的一片開闊處。這里有大約1300名學生和120名老師已經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的防寒帳篷內復課。
稱多縣擁有約一萬名在校學生,大約99%的學校建筑在地震中結構性受損,被鑒定為危房,無法繼續用作教室和宿舍。在地震后幾天內,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緊急向稱多縣九個學區提供了150頂學校用防寒帳篷,讓當地7500名學生重返課堂。“如果沒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的帳篷,我們不可能在地震后實現全面復課。” 稱多縣副縣長索河說。
“我們看到這些地方所能獲得的援助很少,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雙層隔離材料制成的學校帳篷送到了這些地方,讓孩子們能繼續學習。我們十分榮幸能夠為這里的孩子提供幫助。高原地區的極端天氣條件讓災區仍然面臨很多困難。稱多縣全年平均氣溫為零下五攝氏度,冷季長達八個月。我們將配合政府的恢復重建規劃,支持政府努力確保這里的孩子們能夠接受有質量的教育。”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副代表麥洛克 (David McLoughlin) 在考察學校期間說。
稱多縣學校管理人員和當地教育部門官員向評估小組表達了他們的深切擔憂 -- 目前的復課也許只能持續到八月底。到八月底,極端惡劣的冷季就將到來,面對高原的低溫、大雪、雨夾雪和強風,防寒帳篷將難以讓學生們在里面繼續上課。震中玉樹縣災區的學校正陸續搬入板房教室,而在稱多縣和其他受災地區,雖然受災程度不及玉樹縣,但是學生和老師們的需求同樣迫切,而在這些地區設立板房設施可能仍然需要等待更長時間。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與當地教育部門緊急合作,了解那些地處偏遠且教育援助物資仍然不足的學校情況,并協助教育部門確保這些學校的兒童也能同樣獲得持續和有質量的教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在了解災區寄宿制學校的需求,目前大多數寄宿制學校師生住在帳篷內,環境衛生條件有待改善,并需要保暖衣物。
“現在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艱苦的階段,但是他們對復課的積極性非常高。這個地區非常貧困,孩子們十分迫切的想要接受教育。” 麥洛克說。
除了在教育領域提供緊急援助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還在協助有關政府部門改善災區婦幼衛生、個人與環境衛生以及為受地震影響的兒童提供社會心理支持。
關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全世界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作,幫助兒童在嬰幼兒期和青少年時期實現生存和發展的權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世界上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最多的機構,為兒童提供衛生保健和營養、良好的供水和環境衛生設施,保障所有男孩和女孩都能接受優質的基礎教育,并保護兒童免受暴力、剝削和艾滋病的傷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47年至1951年間即解放前后曾向中國提供援助,援助內容包括:緊急救援、食品營養以及提供衛生保健培訓等。197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式開始與中國政府合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所有資金均來自政府、企業、基金會和個人的自愿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