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5月7日 /美通社/ -- 隨著“一帶一路”的落實深入以及國家提出的內外雙循環經濟發展戰略,人民幣國際化明顯加速,尤其經過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經濟與外貿表現一枝獨秀,外部對于中國供應鏈和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加大,也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注入動力。根據IMF的數據,2020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已下滑至59%,同期人民幣在全球外儲中的占比增至2.25%,已連續四個季度上升。中國外貿迎來普漲的同時,人民幣匯率也一路走高,邁入了“6.5時代”。
隨之而來,跨境人民幣一系列優化措施開始實施,金融業對跨境人民幣的監管也越來越嚴、越細。在2020年12月第12號發文中,央行明確要求金融機構按照《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二代)接口規范》的要求來實現跨境人民幣數據監管報送。從央行發文來看,對比一代報送要求,報送內容、方式、要求都有很大變化 -- 二代規范中要求數據更全面,數據質量要求更高,特別重點強調報送數據關鍵字段需從業務系統采集。這對銀行報送質量、報送產品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央行明確指出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金融機構需在2021年9月份啟動聯調,在2022年6月份完成切換上線,除去立項等工作,留給銀行設計開發跨境人民幣報送產品的時間只有短短4個月,這對銀行的科技實力是一個挑戰。
截至2020年底已有314家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銀行機構,在這樣的監管措施下,是采購外部廠商產品還是自己研發產品,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時,對跨境人民幣報送政策的理解以及銀行的科技實力,也決定銀行是否具有能力研發滿足央要求的報送產品。
“跨境人民幣報送業務本身不復雜,難的是怎么防止漏報遲報,以及讓報送崗從報送業務中解放出來,讓報送業務常態化、正常化,不出現問題。”這是中電金信跨境人民幣報送產品咨詢專家組提出的問題。
經過產品研發團隊的深度分析以及與大量銀行專家的反復探討,依托于中國電子集團強大的金融生態體系,中電金信基于既有跨境人民幣報送產品的服務經驗,快速推出滿足二代要求的跨境人民幣報送產品,進一步滿足銀行對報送信息安全、報送時效、報送正確性及降低報送作業成本等的多重要求。
區別于市面上傳統的監管報送產品,中電金信提供業務系統數據的統一采集,更好的服務用戶體驗,以及在報送政策頻繁調整時支持通過升級包快速升級。
產品提供兩大功能體系:面向報送業務崗的報送全流程的數據申報功能,以及面向管理崗的報送數據監控分析功能。功能全方位涵蓋從業務數據采集、報送到反饋的所有流程。
一:面向報送業務崗的報送全流程
對于跨境人民幣報送業務崗來說,人工填報申報單工作量大,容易出錯。中電金信二代報送產品支持從業務系統直接取數,采用ETL過程自動生成不同申報種類報文,基于人行發布的數據核驗規則以及行內數據報送規則進行數據核驗,核驗通過后自動進行報送。核驗不通過的數據智能提醒異常欄位,并可通過經辦、復核等功能實現數據補錄上報。
此外通過工作臺功能打造報送崗報送任務的一覽表,報送業務崗登陸系統之后展示需補錄、需處理的反饋異常以及需復核的數據等,匯總、集中、流水化作業,讓業務人員從海量報送數據中解放。
二:面向管理崗的監控分析功能
跨境人民幣報送數據的漏采、漏報或遲報一直是銀行擔心的問題,中電金信基于銀行客戶的反饋,提供對數據采集、數據報送過程的監控,對漏采數據以及反饋異常的數據等進行監控預警提醒,同時給管理員提供催辦的功能,提醒報送業務崗及時處理。報送系統自動生成相關業務報表,極大的滿足人行監督檢查、金融機構統計分析的需求并大幅減少統計分析工作量。
目前,已有十余家銀行采購中電金信新一代跨境人民幣報送產品。某大型商業銀行貿易金融部負責人在產品使用回訪時表示“中電金信跨境人民幣(二代)報送產品對比市面上其它廠商產品功能全面豐富,產品美觀用戶體驗好,升級方便且配置功能強大能滿足銀行日常報送需求。”
靈活的權限管理、完善的報送流程配置,中電金信新一代跨境人民幣報送產品滿足了不同金融機構自定義報送流程的需求,助力金融機構報送人員工作的解放,實現準確無誤的跨境人民幣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