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2021年7月23日 /美通社/ -- 職校培養的學生就業前景如何?通過對標人才市場的供求關系,以制造業為例,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2020年-2025年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新材料等)的人才缺口將由1900萬擴升至3000萬人。這意味著,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結構轉型,人才緊缺的現實將越來越嚴峻。
在巨大的職教人才缺口需求下,很多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卻難以滿足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原因除了師資力量之外,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職業教育的生源較差?!安钌艜ド下毿!钡目捶ū澈螅┞兜谋闶锹毿I促|量問題。
于是,這便形成了一個職教“怪圈”,職業教育質量不高,就難以吸引優秀生源,而沒有優秀生源,就加劇了職業教育質量提升難度,職業教育的社會就業聲譽也就難以提高。一邊是企業技能型人才荒,一邊是職業教育不受待見。技能型人才缺口大,職業教育受認可度較低,已經是不可否認的現實問題。
面對這一困境,近期國家出臺的一系列職教領域政策,給了我們一個明朗的方向。自今年3月份起,很多地方已經采取普職比例一比一的“一刀切”政策,自此開始了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分流改革,這意味著今年中考完成后,將有一半的初中畢業生無緣普通高中。由此可見,國家在優化職業教育地位上的決心和力度。
6月7日,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定位,規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對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學校、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業成果融通互認等作了規定。這是職業教育法施行20多年來的首次大修,從法律層面上詮釋了“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同時為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早在2019年7月國務院頒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就明確了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施工圖。自方案印發以來,教育部協同多個部門,啟動雙高建設、1+X證書制度試點、產教融合、職業教育活動周等諸多利好政策文件,集中釋放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紅利,初步實現了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的良好態勢。
資源“轉”起來 人才“活”起來
許多職業院校抓住這次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契機,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核心,著力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7月13日,河南機電職業學院與浪潮舉辦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在產教融合、協同育人、1+X證書、實習實訓及大數據創新等領域進行廣泛深入合作,合力推動河南機電職業學院智慧校園建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入學即入職、學習即上崗、畢業即就業,河南機電職業學院以此為辦學目標,以合作企業的需求為導向,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通過現場教學形式,把專業建在合作企業真實項目上,深入企業產業園、生產線,讓人才帶著“大腦”創業,帶著“商品”走向市場。
為實現人才走向市場,就必須要實現“企業生產資源、教學資源、人力資源”的資源良性“閉環”。即,企業生產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教學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源,人力資源轉化為企業生產資源。
那么,如何實現這一人才培養“閉環”?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以辦學理念、模式、課程等資產作為投入,與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整合使用企業資源超過25億元。依托企業真實的生產場境,在企業生產功能上疊加教學功能,建設現場課堂,有效將企業生產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學生和企業員工在企業崗位上學知識練技能,提升職業能力,有效將教學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源;通過個人能力畫像與企業崗位畫像的匹配,挑選意向企業或接受企業入職邀請,有效將人力資源轉化為企業的生產資源。
在這一人才培養“閉環”中,浪潮憑借在教育培訓、科研實訓、創業創新和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基礎條件,發揮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工業互聯網、5G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助力高水平專業建設,培養企業急需的實用型人才。
項目“動”起來 水平“提”起來
按照高水平專業理念和國際工程認證標準,浪潮智慧校園輔助學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實現課程內容與企業實踐項目對接,專業群與產業鏈對接,覆蓋學生教學、實踐、考試等環節,涵蓋質量跟蹤、評價、數據分析的人才培養全過程,為職業院校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打造職業教育新標桿。
為打造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有力抓手,河南機電職業學院搭建了數字化人才培養平臺,以職業能力提升為主線,以開發數字化課程為重點,以培養培訓一體化為目標,實現學生和企業員工的智能選崗、智能選課、智能學習、智能就業創業,在同一個平臺上創造性地實現了“線上線下統一、選崗選課統一、培養培訓統一、企業人才需求與人力資源建設的統一”。在人才評價的過程中,浪潮將輔助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基于企業實踐和項目績效來重塑學分構成,更加重視人才培養的項目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現場實操技能和職業素養水平。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同時賦能院校教學能力,雙方聯合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專業教師定期深入企業項目學習、實訓等,參與實際工作項目開發,確保專業教師達到基本實踐工作要求;企業工程師、項目經理通過校方邀請擔任創新、創業導師,培育校內外、專兼職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導師隊伍。
在職業教育領域,浪潮一直強化校企合作,提供全方位教育解決方案,推動專業共建、協同育人、智慧校園等工作的開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校企聯合創新應用共同體為目標,形成“產業-教學-科研-應用示范-產業”閉環的校企聯合創新應用,推動職業教育“培養+就業”“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實現學校與企業間供需對接、資源共享和雙贏發展,形成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和產業鏈的貫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