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2021年8月2日 /美通社/ -- 7月28日至29日,中國農業銀行壹私行第四期“財智私行”活動青海站在西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農銀壹私行客戶與頂級經濟學家和資深行業專家共聚一堂,就綠色轉型“底色”下全球經濟將如何轉型、綠色金融如何推動實體經濟加速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層次探究。中國農業銀行私人銀行部副總裁王水弟,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宋曉向出席活動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京都家族信托法律事務中心副主任高慧云應邀作專題演講并參加了財智圓桌環節,出席該環節的互動嘉賓還有青海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研究中心主任芮立平及農銀壹私行企業家代表陳寧。
青海省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制高點和平衡點,具有無法替代的重要戰略地位。綠色發展是青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于青海省金融發展來說,綠色是內核,也是發展的未來所在。事實上,綠色生態建設的趨勢未來將廣泛而深刻地引發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綠色低碳轉型也將嵌入所有經濟活動的內核,中國農業銀行將在這場變革中充當綠色金融板塊的先行者,為企業家們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提供保障。“農銀壹私行通過打造專業隊伍、專屬產品、專屬渠道、強化集團合成等舉措,實現了財富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中國農業銀行私人銀行部副總裁王水弟在致辭中表示,“我們始終堅守為高凈值客戶提供高品質金融服務的初心,以對客戶高度負責之誠心和匠心,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完善內部各項體制機制,致力于創造‘一點接入,全面協同’的服務體驗。”
本次活動中,與會來賓不僅可以獲悉綠色發展下的金融領域前沿創新,也能依托經濟學家和行業專家針對當前經濟、金融發展趨勢的解讀以及企業治理、家族治理等領域的梳理,拓展視野、啟迪思維,優化企業發展和個人財富的未來規劃。通過知識傳導以及親身體驗生態青海的循環經濟發展,更利于企業家們把握綠色投資機會,“希望在場的各位貴賓們,以后能夠牽針引線、引進投資,助力青海‘四地’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宋曉向在致辭中也對與會嘉賓發出了誠摯邀請。
在活動的分享環節中,吳曉求對新格局發展戰略、金融改革、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四大重要經濟問題進行了解讀。在談到資本市場的改革方向時,吳曉求著重強調了五大改革重點:一是注冊制改革的全面推行;二是退市、并購重組等制度改革與完善;三是監管制度改革;四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五是完善法治建設和加大執法力度。熟悉政策指引與經濟環境趨勢有利于指引企業經營制定整體規劃與戰略方向,而如何在順利經營企業創造財富的同時,規劃財富管理、制定傳承策略,也是高凈值人群格外關注的話題。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民法典》,顯然對我國每一個高凈值家庭的財富管理與傳承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活動中高慧云從“民法典下財富家族可能遇到的風險”切入,詳細剖析了婚姻家庭風險、家企資產混同風險、代持風險、傳承風險和著重強調的高凈值人群稅務風險,并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比較了各類財富規劃、傳承工具在落地實踐中的切實應用辦法。
同時,本次活動中也以“打造綠色經濟新引擎”為討論核心設置了“財智圓桌”環節,分享嘉賓們就“瞄準碳中和,推動碳達峰”的時代背景下,哪些行業會受到最大影響,企業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經濟建設與生態發展如何共生等問題發起了討論,揭示了科技創新與綠色投資機會。
本次活動的最后,中國農業銀行壹私行財富顧問向來賓們介紹壹私行品牌及產品服務。來賓們也觀看了觀看了壹私行首部品牌微電影《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