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9月26日 /美通社/ -- 今日,全球健康科技領導者荷蘭皇家飛利浦(NYSE: PHG, AEX: PHIA)發布了2021年中國版《未來健康指數報告 -- 未來,無限可能:醫療健康領導者在危機中尋求發展機遇,展望行業未來》。這是飛利浦《未來健康指數報告》系列第六年的研究成果,也是全球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調查之一。今年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醫院及醫療機構的管理者接受了調研。報告重點關注疫情背景下健康醫療行業管理者對未來三年行業發展的看法,以及他們認為哪些是醫院或醫療機構直面疫情挑戰,尋找發展機遇,開拓醫療健康發展新路徑的關鍵所在。
以非凡韌性應對危機,加速健康醫療向“價值型”模式轉型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令全球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危急時刻,中國醫療系統展現出了非凡的韌性,在疫情暴發之初就迅速構建起堅實的防護網絡,有效控制疫情擴散。中國醫療健康的領導者們對此倍感自豪。報告顯示,96%的中國受訪者高度認可疫情之下醫療系統所呈現的韌性,這一比例高于其他許多國家。同時,中國抗疫的卓越成效也為健康醫療領域的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90%的中國醫療健康領導者在調查中表示對中國醫療系統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在調查中,有一個數據頗為令人振奮。當被問及有哪些因素會妨礙醫院或醫療機構的未來規劃時,只有約三分之一(34%)的中國受訪者將疫情列為了妨礙其未來規劃能力的主要外部因素。這一數據明顯低于14個市場平均值(68%),從某種意義上體現了中國健康醫療系統的韌性,以及相關管理者對未來的信心。但與此同時,危機響應也仍然是中國醫療健康領導者們目前的工作重點之一(48%)。
在著手適應疫情防控新常態的過程中,中國醫療機構管理者也繼續在用實際行動助力中國醫療系統的完善,全面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國內的醫院及醫療機構相繼向“價值型”醫療模式邁進,已經采用(22%)或正在推廣(19%)“價值型”醫療體系。相較于傳統地將接診量作為重要指標的醫療模式,“價值型醫療”致力于以更低的成本為患者提供更佳的診療效果。
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及遠程互聯賦能醫院運營
疫情或許加速了醫療健康領域的數字化進程。中國醫療健康領導們目前正在大力投入數字化技術,尤其是在人工智能(47%)和遠程醫療(47%)兩大領域。當下,他們注重人工智能帶來的運營效率的提升(36%),期待未來人工智能能在關護結果預測(31%)和整合診斷(32%)方面發揮更大價值。在未來三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導者們的投資重點或將更為明顯地向人工智能傾斜(68%),進而充分發揮智能技術的價值,進一步加強醫院內信息化程度,從而賦能醫院運營管理。
在應對疫情方面,中國醫療系統無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但中國醫療健康領導者們并不會止步于此,面對龐大的醫療需求,他們正在探索新的關護途徑,突破院內外壁壘,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由此,遠程患者監測解決方案成為了中國醫療健康領導者們當下大力投入的重點(31%)。中國醫療健康領導者們還在調查中表示,目前平均已有約五分之一的日常關護是在醫院或醫療機構之外進行的,而在未來三年內,這一比例預計將迎來小幅提高(23%)。
協同推動行業變革 聯盟促進生態融合
中國醫院的管理者在訪談中提到他們希望獲得整合的解決方案,幫助其應對來自診斷治療、流程優化、科系管理、臨床科研等多方面的挑戰,而不是花很多時間精力管理諸多單一且無法相互集成的供應商。
約三分之一的中國醫療健康領導者相信,拓展合作伙伴關系有助于數字健康技術的推行,更有21%的中國醫療健康領導者表達了加大投入戰略合作的意愿,以促進其醫院或醫療機構的發展,這一比例高于其他許多接受調研的國家。具體而言,他們更傾向與以技術為導向的健康信息技術和信息學公司建立合作(42%),從而加速其醫院或醫療機構的數字化發展。
飛利浦大中華區副總裁、市場部及醫學事務部負責人孔發表示:“2021年中國版‘未來健康指數’的調查結果充分體現了中國健康醫療系統在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體現出來的韌性、面向價值型醫療轉型的前瞻性、擁抱數字化技術的專業度以及與本地生態系統合作融合的開放性和全局觀,對此我們倍感振奮,也為我們聚焦健康科技的轉型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未來,我們將繼續聚焦中國醫療系統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秉承‘開放式創新’和‘平臺思維’,與醫院客戶和本地創新生態系統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前沿技術、一站式解決方案、創新商業模式等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實現對行業和患者的更大價值 -- 提高大眾健康水平、改善患者體驗、提升醫護人員滿意度,并降低關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