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4月6日 /美通社/ -- 立春已至,春意盎然,觸目可及的是充滿生機的綠。晨光作為富有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行業龍頭企業,在過去的一年,通過設計研發、節能減排、社會公益等多方面的持續投入和努力,堅定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落實落細,讓這片綠意變得更加美好鮮活。晨光《2021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正式發布,一覽重塑美好世界的每一步。
可持續發展戰略
為實現“世界級晨光”的企業愿景,晨光結合商業戰略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晨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書寫可持續的商業未來”為愿景,圍繞“可持續產品、應對氣候變化、可持續的供應鏈、賦能員工和社區”四個方面引領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治理架構
為將可持續發展戰略更好的滲透到晨光的治理中,公司將ESG職能納入戰略委員會,并專設ESG工作小組為執行層,負責參與和落實業務運營中環境、社會和管治各層面的工作計劃。
關鍵議題矩陣
通過內外部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和分析,晨光識別并總結歸納出28個ESG議題,其中10個標黃的ESG議題為高度重大性議題,構成本報告的重點披露部分。
負責任治理
可持續產品
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可持續產品,晨光積極響應國際減塑趨勢及國內環保政策,通過選用環保材料、尋找用料減量方案、探索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等舉措,降低生產運營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對產品技術等不斷升級創新,全方位保障產品質量與安全,履行產品責任的同時完成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華麗蛻變。
1. 產品原材料:經過多年的創新與研發,在使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減少產品原材料化學品使用、保護生物多項性和使用環保塑料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助力行業發展與環境可持續理念的互通。
2. 包裝材料:從源頭探索產品減塑設計,逐步減少和消除PVC材料的使用,替換為更為環保的可回收包裝材質。
3. 產品設計: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產品設計,盡可能簡化設計,優先選用通配零部件更多的設計。
4. 技術創新:報告期內共完成20余個項目開發,研發投入1.88億元。
5. 知識產權:重視知識產權并持續加以保護,2021年新增《新品開發知識產權調查表》、《知識產權獎懲制度》等多項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截至2021年12月31日,晨光擁有專利841項。
6. 安心品質:
應對氣候變化
致力于采取有針對性的行動來管理氣候變化風險,晨光制定可持續性計劃與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可持續供應鏈
晨光履行責任采購原則,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供應鏈管理。對供應商通過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認證方面提出要求,敦促供應商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從而降低供應鏈管理的社會與環境風險。
未來,將進一步完善供應商管理制度,通過制定的《供應商商業行為準則》 開展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培訓與評估,加強各節點供應鏈風險管控。
賦能員工與社區
始終尊重、認可并善待每一位員工,致力于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持續投身于社會公益慈善各領域,逐步形成具有晨光特色的公益項目體系。
1、活力成長,賦能員工:報告期內,榮獲多項來自外部合作伙伴及第三方機構頒發的各種榮譽獎項。
2、彩虹公益,賦能社區
晨光長期以來致力于運營貧困各地的經濟發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對推動公益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共進具有重要意義。報告期內,晨光資金捐贈和物資捐贈總額860萬元。
2021年晨光走過11個城市,總共捐出約5.6萬份“金種子計劃”禮包,價值780多萬元;自2017年起連續助力“馬云鄉村教師計劃”,為每年獲獎的鄉村教師提供教學上的資源和文具支持,累計捐出近300萬元文具,至2021年底,超400名教師受益。
此外,晨光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向河南災區兒童送上價值近兩百萬元的兩萬份金種子禮包;報告期內,晨光公益基金會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款100萬元,助力聯合國在中國的兒童幫扶事業;與上海市兒童基金會在藍天下至愛系列活動上簽署“晨就光明”專項基金合作協議,為下一代打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展望未來,晨光將繼續引領行業發展,對產品、品牌、渠道等不斷升級創新,繼續在一米寬的行業內做到一萬米深,邁向世界級文具品牌,完成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華麗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