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6月20日 /美通社/ -- 近日,第六屆中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創新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安顧援助總經理黃頻應邀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商業健康險創新探索”圓桌研討。黃頻表示健康服務是體現保險價值的有效手段。大灣區健康險在政策的支持下,充滿了發展機遇,但在保險與健康服務的結合上存在一些挑戰。黃頻就此與參會嘉賓和現場觀眾分享了安顧援助在此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首先,大灣區內的醫療資源不均衡。以深圳為例,深圳的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非常多,但醫療資源相對薄弱,每千人口衛生工作人員為7.9人,而在北京,這個數字是17.8人,港澳地區的醫療資源則更加豐富。如何促進醫療資源與客戶需求更有效的匹配,保險產品需要與健康服務更廣泛地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保障功能。目前已經有一些保險公司開發了相應的產品,幫助大灣區內的患者到國內不同城市的優質醫院就醫。但是,保險公司直接與海外醫院簽約的難度較大,這就使得患者可選的醫院范圍較為有限。保司可以與國際性的健康險第三方管理機構合作,借助其廣泛的醫療網絡,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便捷的直付體驗。安顧援助可以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為患者尋找權威醫院,幫助他們獲得更合適的治療。
其次,健康服務碎片化,與保險結合有難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曾經提出,保險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的目的之一是“豐富健康保險業務內涵”。健康服務應該對保險的保障功能進行延伸,覆蓋客戶的全健康周期。目前市場上的健康管理服務大多是碎片化的,缺乏連續性。然而,客戶需要的其實是完整的、連續的、全流程的健康服務,保險公司和健康服務行業的參與者應聯手打造多層次保障體系下多維度的健康服務。安顧援助可以為患者推薦治療特定疾病的權威醫院,安排綠色通道、保險直付等服務。還可以為患者提供陪診、康復到家等服務,形成端到端的閉環服務鏈,全程參與,協助患者恢復健康。
為大力發展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黃頻建議大灣區借鑒港澳成熟市場的經驗,在公立醫療體系與私立醫院及商業保險之間形成互補機制,并參考德國的雙軌制醫療保險模式進行試點。在德國,雙軌指的是社會醫保和商業健康險,投保人必須且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社會醫保的保費低,為收入較低的人群提供醫療保障;商業保險保費高,但治療等待時間更短,健康服務更豐富,只有收入達到一定門檻的人群才能投保。雙軌制滿足了不同層次的醫療需求,同時緩解了社保資金的壓力,在德國運行超過百年,具有可持續性。
雙軌制在中國的全面落地有一定的難度,但大灣區作為創新的先鋒可以一試。黃頻表示她期待和行業同仁一起,通過健康險服務為消費者帶來高質量的健康險產品,提升商業健康險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的價值,共同努力推動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