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總資金量約9億元人民幣,關注最需要幫助的兒童和婦女
北京2011年3月1日電 /美通社亞洲/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中國政府日前簽署了新一輪為期五年的《中國政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方案行動綱領(2011-2015年)》,旨在進一步改善中國兒童和婦女的狀況。該計劃的執行期限將持續到2015年,投入近8億7100萬元人民幣用于為中國最需要幫助的兒童和婦女提供援助,縮小差距以及倡導平等權益等方面。
合作計劃由商務部部長助理俞建華先生代表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魏英瑛博士于2011年2月23日共同簽署。
該計劃將重點關注弱勢群體,包括農村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少數民族兒童、生活在貧困邊遠地區的兒童等等,為他們努力爭取平等均衡的發展機會。商務部負責全面協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中國項目的實施。
俞建華部長助理在簽署《中國政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方案行動綱領(2011-2015年)》文本時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世界兒童福祉的倡導者,是兒童權益的守護者,是我們十分珍視的老朋友。中國政府贊賞30年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中國兒童的發展事業所做的重要貢獻,愿通過新的合作方案繼續加強并深化雙方的合作關系。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魏英瑛博士表示:“我很榮幸和中國政府簽署這份合作計劃。在商務部的協調下,通過合作項目,我們幫助中國政府在保護兒童權益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例如大規模免疫接種、顯著降低母嬰死亡率,以及最近建立的中國綜合兒童福利體系和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保護等。”
新的合作方案旨在改善兒童健康營養和兒童接受基本教育服務的狀況以及保護婦女兒童免受艾滋病感染的侵害。進一步強化有關政策制定及執行機制,完善基于社區的兒童服務體系以及提升飲用水品質和環境衛生服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繼續致力于在中國最貧困地區開展試點項目以探索模式,積累經驗。創新性的工作模式和成功經驗會被納入國家政策和項目之中,惠及全中國的兒童。
盡管目前中國正穩步推進千年發展計劃(MDGs)至2015年,在貧困的鄉村仍有為數眾多的婦女和兒童無法獲得應有的幫助和服務。
在過去的30年間,中國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但經濟發展仍不均衡。收入的城鄉差別、地域差別在逐漸增大。估計在中國仍有超過一億兒童的日均生活費用在兩美元以下。官方統計顯示中國最貧困地區的健康水平仍然與低收入國家近似。中國在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絕對數字仍然排在世界前五位。
該合作方案行動綱領的簽署是魏英瑛博士任期內重要成就之一。緬甸籍的魏英瑛博士自2006年起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并于本月底正式退休,離開了她摯愛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此前,她曾經負責督導該組織在西非、中東、東歐、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項目監督和實施等工作。
關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全世界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作,幫助兒童在嬰幼兒期和青少年時期實現生存和發展的權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世界上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最多的機構,為兒童提供衛生保健和營養、良好的供水和環境衛生設施,保障所有男孩和女孩都能接受優質的基礎教育,并保護兒童免受暴力、剝削和艾滋病的傷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1947年至1951年間即解放前后曾向中國提供援助,援助內容包括:緊急救援、食品營養以及提供衛生保健培訓等。197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式開始與中國政府合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所有資金均來自政府、企業、基金會和個人的自愿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