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_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2024QS可持續發展大學排名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3-12-06 00:50 12464

中國最具可持續發展大學揭曉

倫敦2023年12月6日 /美通社/ -- 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QS)于今日發布了第二版QS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本次排名評估涵蓋三大方面:社會影響力、環境影響力以及良好治理。排名提供了一個獨特且詳細的框架評估各大學如何用行動應對全球挑戰。

2024QS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涵蓋了95個國家和地區的1397所高等教育機構,是去年首次發表的數量的兩倍多。多倫多大學在本次排名中獲得榜首,緊隨此后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全球第二)和曼徹斯特大學(全球第三)。

美國高校占據排名主導地位,有209所高校上榜,其中一所進入全球前十。英國高校入圍數量位居全球第二,共有93所入圍,其中兩所進入全球前十。中國(大陸)高校上榜數量全球第三,有90所大學進入排名。

 

2024QS世界大學可持續排名全球前20

 

2024排名

 

大學

 

地區

1

 

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

2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美國

3

 

曼徹斯特大學

 

英國

4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加拿大

5

 

奧克蘭大學

 

新西蘭

6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英國

7

 

悉尼大學

 

澳大利亞

8

 

隆德大學

 

瑞典

9

 

墨爾本大學

 

澳大利亞

10

 

韋仕敦大學

 

加拿大

=11 

 

新南威爾士大學

 

澳大利亞

=11 

 

烏普薩拉大學

 

瑞典

13

 

麥吉爾大學

 

加拿大

14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荷蘭

=15 

 

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

=15 

 

愛丁堡大學

 

英國

17

 

布里斯托大學

 

英國

18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

 

瑞士

19

 

杜倫大學

 

英國

20

 

格拉斯哥大學

 

英國

©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22 TopUniversiti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陸)高校排名表現

中國(大陸)有90所高校進入本次排名,但暫時沒有高校進入可持續發展排名全球Top100。

  • 出色的研究分享、合作和社區參與
  • 強大的畢業生就業能力和校友成果
  • 在多樣性、平等和學生支持方面有改進空間
  • 在可持續性和氣候戰略的實施上稍顯遜色
  • 應該增加可持續發展和氣候相關研究的投資

 

2024QS可持續發展大學排名中國(大陸)進入全球前500的高校

 

2024排名

 

大學

142

 

復旦大學

147

 

同濟大學

154

 

上海交通大學

331

 

北京大學

364

 

清華大學

399

 

青島大學

434

 

南方科技大學

442

 

浙江大學

 

聚焦中國(大陸)高校

  • 在QS平等性指標中,中國(大陸)高校表現稍顯遜色,沒有高校進入這一指標的全球前300。同濟大學在這一指標上是中國(大陸)高校的領先者,排在第347位,其在員工、學生和領導層的多樣性、反歧視政策以及助殘支持方面表現比較優秀。
  • 在知識交流領域,中國(大陸)有兩所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位居第40和第50位,亞洲排名第三和第五。這一指標評估了大學在合作、研究分享和社區參與方面的表現。中國(大陸)高校在這一指標表現亮眼,平均指標得分為65.9(滿分100)。
  • 北京大學在具有社會影響力潛質的學科領域,如政治、法律或教育,擁有中國(大陸)極為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一點在教育影響力指標中得到體現,北京大學在該指標中位列全球第212位。中國(大陸)高校在這一領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兩所中國(大陸)高校在就業與成果指標中排名進入前50,這反映出中國(大陸)在職業前景和畢業生機會方面的強勁實力。中國(大陸)高校此指標平均得分63.6(滿分100)。浙江大學排名全球第47位,復旦大學緊隨其后,排名第49位。在該指標的全球前100中,中國(大陸)共有五所大學上榜,數量僅次于韓國(6所)。
  • 健康與福祉指標分析了與之相關的研究以及學生和員工的生活質量,中國(大陸)高校在這一領域表現略顯吃力。上海交通大學目前表現最好,位居第251位。
  • 復旦大學在可持續性和氣候戰略的方面表現優秀,這在環境可持續性指標中得到了體現,該校在此項指標中排名全球第101位。然而,中國(大陸)高校在這一指標上出現了顯著的斷崖式下降,排名緊隨其后的中國(大陸)大學位居第273名。
  • 中國(大陸)高校在環境和氣候相關學科的教育質量表現良好,其中有三所高校躋身環境教育指標世界前100:北京大學位居第82名,同濟大學排在第95位,而上海交通大學緊隨其后,位列第99位。
  • 環境研究指標是由Elsevier根據可持續發展目標7、11、12、13、14和15來評估學術產出的指標。上海交通大學是該指標中表現最好的中國(大陸)高校,位列全球第119名。這表明中國(大陸)在這一領域的研究產出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QS排名數據表示,上海交通大學最佳環境研究領域為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SDG12),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上海交通大學在這一領域的1018篇論文中被引用了27215次。
  • 根據QS良好治理指標,復旦大學是中國(大陸)表現最好的大學,也是唯一一所進入該指標世界前100名的中國(大陸)大學。,位居全球第89位,亞洲第五位。該指標評估了與道德、招聘、透明度和決策有關的因素。

QS高級副總裁Ben Sowter表示:"中國(大陸)高校在可持續性排名中的表現呈現出鮮明的對比。其大學在知識交流和就業能力方面表現出色,這得益于高質量的教育、研究和全球聲譽。然而,中國(大陸)高校在環境研究方面面臨挑戰,這表明它們應該在課程設置和研究議程中提升對社會和環境挑戰的重視程度。"

QS2024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概覽

  • 澳大利亞是今年排名中總體表現最佳的地區之一,有2所高校進入全球Top10。在擁有10所或更多上榜大學的地區中,澳大利亞在社會影響力指標的平均得分全球最高,這是由于澳大利亞的平等、健康與福祉指標的優秀表現。與此同時,在教育影響力方面,全球得分最高的三所大學均來自澳大利亞,這表明澳大利亞在與積極社會營銷里相關學科的學術表現非常強勢。此外,英國也有兩所高校進入全球前十,僅次于加拿大(3所)。
  • 在可持續發展排名世界前50名中,亞洲共有四所學府上榜。其中,東京大學以第22名的優異成績成為該地區排名最高的大學。緊隨其后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居第26名,首爾國立大學位列第46名,南洋理工大學排在第50名。在環境影響力領域,東京大學表現杰出,全球排名第五。而新加坡國立大學則在社會影響力方面獲得亞洲最高分,全球排名第59。不僅如此,新加坡國立大學在環境研究領域位居世界榜首,并且在QS教育影響力指標中,它是亞洲排名最靠前的大學,全球高居第15名。
  • 加拿大高校在多項指標中表現出色,擁有全世界最具可持續性的高等教育體系。多倫多大學在可持續綜合排名中位居全球首位,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排名第四。在全球前五和前十的入榜數量上,加拿大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地區。其高校在環境教育方面教學質量卓越,進入全球前十的高校數量超過其他任何地區。加拿大在平等性方面表現優異,其中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這一指標排名全球最好。
  • 英國高校在各項指標中表現卓越。曼徹斯特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均名列世界前十,這兩所大學在知識交流和健康與福祉方面都具有世界級的表現。在QS的良好治理指標中,英國高校的表現尤為出色,根據這一指標,全球十所治理最佳的大學中有九所來自英國。同樣,在知識交流領域,進入全球前十0的英國大學數量也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或地區。
  • 在就業與成果方面,美國高校享有世界最佳的聲譽,這得益于其卓越的大學體系。在該指標中,五所美國大學躋身全球前10名,其中三所大學包攬前三名。斯坦福大學在此指標上表現最佳。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與哥倫比亞大學緊隨其后,全球并列第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二,其成功源自于卓越的環境教育和環境可持續性,它在這兩項指標中均位居世界前三。

 -Ends-

2024QS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排名方法論:

  • 環境影響力(綜合3項細分指標:環境可持續性、可持續性教育、可持續性研究)
  • 社會影響力(綜合5項細分指標:平等性、知識交流、教育影響力、就業與產出、健康與福祉)
  • 良好治理(包括道德、招聘、透明度、決策等)

更多方法論請查詢QS 官網

完整排名請查詢:https://www.qschina.cn/university-rankings/sustainability-rankings/2024 

 

??  

消息來源:QS Quacquarelli Symonds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能動
微信公眾號“能動”發布全球能源、化工、采礦、動力、新能源車企業最新的經營動態。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怀仁县| 襄汾县| 安达市| 咸宁市| 巴青县| 阿合奇县| 辽宁省| 长治市| 台南市| 深水埗区| 五大连池市| 商水县| 安多县| 陆丰市| 巴东县| 贡山| 会同县| 乌兰浩特市| 福清市| 巴彦淖尔市| 蒙城县| 寿阳县| 河曲县| 阳信县| 岳阳市| 十堰市| 綦江县| 衢州市| 南宫市| 乡宁县| 寿阳县| 宁城县| 绵阳市| 穆棱市| 怀宁县| 湄潭县| 蒙城县| 黔东| 容城县|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