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漢2023年12月13日 /美通社/ -- 日前,TCL華星全球顯示生態大會在武漢舉行,德國萊茵TÜV(簡稱"TÜV萊茵")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全球副總裁郝福來(Frank Holzmann)受邀出席本次大會,并以"致力可持續發展,共譜顯示未來"為題,分享了TÜV萊茵對于顯示行業可持續方面需求的洞察和經驗。
郝福來首先從用戶的整體視覺健康、非視覺機制對人體長遠健康的影響、通過設備與人的交互實現更好的健康管理等維度,闡述了如何滿足用戶對于顯示產品的視覺健康與舒適體驗需求,并分享了TÜV萊茵顯示服務的發展邏輯和路線圖。他還詳細介紹了TÜV萊茵在節律友好、立體色域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相關服務。
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人體對進入眼睛的光線的反應有一定規律。人造光源,如照明和顯示產品,因光譜、強度和色溫不盡相同,在夜晚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從而影響睡眠質量和生理節律,長期不健康的光輻射會產生節律紊亂、情緒波動、認知障礙、疲勞等問題。為此,TÜV萊茵推出了節律友好認證服務,從顯示設備的亮度、光譜分布、相關色溫等方面著手,評估產品是否能在滿足用戶視覺體驗的情況下,給用戶恰當的晝夜節律刺激值,以減少人造光源給人體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針對產品可持續性方面,郝福來介紹了歐盟委員會于2022年發布的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 (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該法規建立了可持續要求框架,為特定產品設定生態設計要求,以顯著提高其循環性、能源績效和其他環境可持續性,具體包括:產品可維修、再利用及耐久性、可回收物質含量、產品能效、產品再制造、產品碳足跡、有毒有害物質管控等。法規還提出了"數字產品護照"概念,旨在提高產品可持續性能的透明度,從而幫助消費者選擇更符合自身可持續理念的產品,并幫助政府及監管部門加強對產品的管控力度。
同時,郝福來代表TÜV萊茵發出倡議。目前,很多企業都在進行產品碳足跡計算、碳中和認證,目的是明確產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并抵消其負面影響。相比單純對產品進行碳足跡計算和碳中和認證,TÜV萊茵希望業界更關注低碳材料的開發和使用,不斷挖掘碳減排的解決方案,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為此,TÜV萊茵開發了產品碳減排認證服務,旨在通過嚴格的第三方審核,確定產品本年度和上一年度碳足跡計算數值的減少比例,以及在原材料、制造、運輸、使用、回收等各個關鍵環節的碳減排比例,以更透明的方式來體現企業在產品減碳方面所做的努力。"
自1872年成立以來,TÜV萊茵一直為解決人類、環境和科技互動過程中出現的挑戰,提供安全、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在顯示產品領域,TÜV萊茵始終致力于通過產學研用合作,幫助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保障產品的健康、環保、舒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