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4年4月16日 /美通社/ -- 由AICPA & CIMA 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攜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主辦的 “2024 CGMA全球財金人才論壇”于4月11日在上海浦東舉行。
AICPA & CIMA 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全球首席執行官柏瑞?梅蘭肯(Barry C. Melancon)先生,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工作局副局長張輝,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會計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李峰,浦東國際金融研究和服務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穩定促進中心主任夏曉波等相關部門、機構和院校的領導及學術專家,出席論壇并發表講話。20余位國內外行業專業、學者受邀出席并參加圓桌對話,另有來自全國多地的兩百多位財金專業人士也參加了當天的論壇。
本次論壇通過4場主旨演講和2場圓桌對話,著重探討了數智化時代下財金人才未來的轉型之路,結合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等議題,旨在為浦東高水平國際人才高地建設及國際人才引領區建設,以及上海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全球重要國際金融中心、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領導及嘉賓致歡迎辭、發表主旨演講 左上:AICPA & CIMA(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全球首席執行官, 柏瑞·梅蘭肯; 左中:AICPA & CIMA 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北亞區總裁 李穎; 左下: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工作局副局長 張輝; 右上: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 屠光紹; 右中: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會計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 李峰; 右下:浦東國際金融研究和服務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穩定促進中心主任 夏曉波
AICPA & CIMA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北亞區總裁李穎女士首先代表主辦方之一致歡迎辭。她表示: “浦東新區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承載著時代的使命,以開放的姿態、創新的精神,引領的決心,推動著國際人才高地的建設。AICPA&CIMA是金融與財務領域領先的國際機構,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們愿攜手各界同仁植根于這片熱土,為浦東金融發展注入新活力。”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會計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李峰在隨后的歡迎致辭中說:“隨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爆發,人類文明正進入新一輪的數字革命。本次財金人才峰會匯聚頂級財金智慧,在信息技術和全球化進程的大背景下,共同探討全球財務金融領域的發展趨勢,為推動中國加快金融強國提供智力支撐!”
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工作局副局長張輝受邀作開幕致辭,他介紹:“浦東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區,金融業是浦東的第一大產業。目前,浦東已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完備、金融機構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去年浦東新區構建了“1+1+N”的人才政策體系,希望以今天的峰會為平臺,進一步促進高端人才的國際交流合作,在學術交流,政策推廣,人才培育,產業發展等方面結出更多的碩果。“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先生在主旨演講環節帶來了題為《金融五篇大文章與新型金融人才隊伍建設》的精彩演講。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結構優化驅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針對性部署,也是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助力金融強國建設的關鍵引擎,屠光紹先生認為:“金融五篇大文章里對金融人才提出的新的需求,尤其是數字金融和科技金融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領英、財聯社和普華永道 《產業數字人才研究與發展報告 2023》 的數據顯示:可持續金融人才需求規模和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規模分別達到了227萬和115萬,數字人才缺口可達3000萬人“。他說:“金融問題,經濟問題,都需要從會計這個角度來做具體的分析和評判。因此,今天兩個主辦方的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共同為中國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做出努力。”
AICPA & CIMA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全球首席執行官柏瑞?梅蘭肯(Barry C Melancon,CPA, CGMA),隨后進行了題為《智慧財金:數智時代下的職業轉型與創新之路》的主旨演講,分享了會計和金融專業人士在應對短期和長期經濟前景,以及其他更系統性的驅動因素時對行業前景,以及對行業周期性的影響。他表示:“數字化趨勢一直是我們研究的重要領域。金融和會計從業人員正在面對一個顛覆性的時代,隨著企業無形資產的迅速提升,專業的會計和管理會計師們需要為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創造價值的核心力量,這要求所有財金領域的從業人士不斷提高標準,為所服務的企業和機構提供長期價值,提供質量指導,并保護公信力。”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會計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李峰教授在主旨演講《解析數據資產入表:財金領域跨界創新的必由之路》中從“數據資產入表的背景”、“生產要素和財務報表視角看數據資產”、“中國數據資源如表的會計制度”、以及“對未來的分析與判斷“四個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他認為:” 充分利用數據資產已經成為各個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優勢的關鍵,數據資產的盤活,價值的發揮,對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浦東國際金融研究和服務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穩定促進中心夏曉波主任在其主旨演講《推動金融和人才可持續發展 打造高水平國際金融人才高地》中主要介紹了浦東人才的發展環境和浦東金融人才高地建設的情況。他說:“高素質金融人才集聚是浦東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動能。浦東金融人才建設具有總量規模達新高、吸引力強、密度接軌國際、政策完善四大特點。人才密度與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相比,占9%,僅次于紐約。浦東還擁有超過1000名CGMA持證人,占上海30%,占全國10%,人才的集中為浦東金融產業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他表示,未來還將推動數字化管理會計證書DMA納入浦東引領區金融發展貢獻獎相關證書培訓支持目錄,支持并推動公會在浦東培養數千名DMA持證人,進一步提升浦東在金融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綠色金融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話題之一,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構建綠色低碳的經濟體系,顯得至關重要。峰會的第一場圓桌對話圍繞“綠色金融的可持續未來”展開,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原副書記、原副院長潘杰先生就這一議題,與與會嘉賓進行了探討。
FCMA, CGMA,聯創投資首席財務官、管理合伙人 朱一凡先生介紹: “根據2022年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年底的時候,全球一共有接近35萬億美元資產是以ESG、綠色金融作為指引的資產管理的規模。綠色金融在中國資管行業的滲透率約為3%,這意味著未來有很大的追趕和上升空間,因此我們對于ESG或者綠色金融在資產管理行業領域的發展抱有非常大的期望。“
FCMA, CGMA 英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張彤先生指出: “綠色金融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可持續、可再生的一個很好的增長點。是一個很重要的決策依據,對從業人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這方面的人才不像傳統企業那么完備,需要有跨行業的知識,要有很多的歷練,還掌握綠色能源的技能在,是值得長期關注的。”
晨星Sustainalytics大中華區及韓國ESG業務負責人徐彬女士介紹:“中國可持續基金本身的發展,因為有雙碳的目標,相應的低碳轉型相關的基金發展速度非常快。2020年后,這部分的相關資產的凈流入一直處在類似于井噴的狀態,因此可以預判未來潛在的趨勢非常強。另外,中國新能源領域也形成了一個核心競爭力。”
北京鯤鵬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俊先生認為:“在目前的經濟周期下,產融結合和可持續發展的結合有了新的歷史使命。無論是綠色金融,科創金融。本身就是產融結合新生的事物,需要用金融的力量引導傳統產業的轉型,也要完成產業的經濟改造。”
本次峰會第二輪圓桌討論圍繞“擁抱數智時代,重塑財金人才價值”這一主題展開。AICPA & CIMA 中國大陸事務總監 梁平先生擔任本場對話的主持人。
FCMA, CGMA,上海氫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忠巖先生認為: “技巧是在解決問題中培養的,(財務人員)除了要跳出舒適圈,擁抱技術,還要培養批判性思維,勇于和敢于‘挑戰’。”
孩子王獨立董事、創遠信科獨立董事、益盟股份高級顧問饒鋼先生表示:“企業的財務體系里面真正做會計的人很少,絕大部分人是做信息處理的。以前是計算機,現在是人工智能。你的位置決定了你的技能,因此會計的功夫在會計之外。”
FCMA, CGMA,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韓敏女士表示:“CGMA讓我從另一個視角去看什么是數字化轉型,因此,我也推動我的團隊,讓財務團隊去擔起數字化轉型,甚至是整個公司數字化轉型的責任,擁抱AI。但我們用好AI,而不是讓AI來綁架我們,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
博世中國財務部副總裁楊川先生認為:”AI解決的是效率問題,商業的本質沒變,只是追求的方式上變了。技術的發展對財務是好事,現在才是財務真正的突破點,因為它更需要對商業模式的摸索,這是財務未來的方向。“
FCMA, CGMA,李寧集團副總裁、首席財務官趙東升先生則強調了在大趨勢下掌握技術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性,他說:“通過數字化的手段,摸清事實,再形成財務人員的洞察,提出觀點,是財務的核心。”
《全球管理會計原則2.0》中文版全球首發儀式 左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原副書記、原副院長 潘杰; 左二: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會計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 李峰; 左三:AICPA & CIMA(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全球首席執行官,柏瑞梅蘭肯; 右三:AICPA & CIMA 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北亞區總裁 李穎; 右二: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工作局副局長 張輝; 右一:浦東國際金融研究和服務中心、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穩定促進中心主任 夏曉波
在本次峰會上,AICPA & CIMA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舉行了《全球管理會計原則2.0》(GMAP2.0)中文版首發儀式。全球管理會計原則2.0聚焦于十四個實踐領域,并重點強調了在數字化環境下的四大基本原理,為全球的管理會計在決策制定和可持續價值創造上提供了最新的指導,同時也是對《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積極響應,助力加速中國企業和組織建設世界一流財務體系的步伐。
論壇在FCMA, CGMA,三井住友保險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和首席財務官 CGMA全球理事會理事鄭永強先生的閉幕致辭后圓滿落幕。進入中國以來,公會培養了一批批具有國際視野和高水準專業技能的優秀財務專業人士為企業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助力,并見證了他們在各行各業的貢獻。作為全球領先的財務和金融專業組織,公會還將在未來通過更積極的與上海政府、浦東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上海的企業和高校合作,積極參與“五個中心”建設,助力上海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打造貿易樞紐、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