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2024年4月24日 /美通社/ -- 4月23日,在2024國際橡塑展(CHINAPLAS 2024)上,由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發起,科思創、蔚來、大眾汽車、格林美以及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簡稱"TÜV萊茵")聯合開展的"中國報廢汽車高值塑料閉環回收項目"正式發布。該項目旨在探索和實施創新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以提高中國報廢車輛中高價值塑料的回收率。
GIZ東亞"氣候、能源、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項目組主任Martin Hofmann,科思創工程塑料事業部汽車業務全球銷售和市場高級副總裁Guido Naberfeld博士,TÜV萊茵上海及蘇州公司執行董事陸勛海(Lutz Frankholz),蔚來首席總工程師、新技術方案部負責人Danilo Teobaldi,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可持續產品研發負責人Simon Kraemer,格林美綠色產業(武漢)創新研究院院長助理郭慶等合作方代表出席了本次項目啟動儀式。
Martin Hofmann在致辭中表示:"GIZ作為德國聯邦政府直屬機構,致力于促進國際合作,以實現一個更加可持續和循環的世界。40年來,GIZ與中國各級政府和組織建立了牢固的伙伴關系。歐盟已發布關于報廢車輛的法規提案,提出到2030年新車應包含至少25%的再生塑料,其中25%來自回收的報廢車輛。在此背景下,GIZ聯合行業伙伴開展此次項目,共同開發綜合性、可復制的解決方案,為全球汽車行業的可持續實踐樹立標桿。"
科思創工程塑料事業部全球總裁王麗表示:"我們非常自豪能攜手志同道合的汽車價值鏈合作伙伴,開創車用塑料閉環再生的先河。借助跨領域資源優勢,我們有信心合力建成車用塑料回收閉環,從源頭上減少塑料廢棄物產生,降低碳排放并提高資源利用率。我們志在通過本次聯合項目,驅動汽車行業加速駛向更可持續的氣候中性未來。"
陸勛海表示:"我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一創新項目。在TÜV萊茵,我們相信可持續性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各行各業共同承擔的責任。TÜV萊茵在汽車及再生材料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和技術優勢,我們將與各方緊密合作,確保解決方案的創新性、可行性和環境責任,攜手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GIZ將協調各方開展報廢車輛前大燈精細化拆解試點項目;由格林美負責大燈的收集、拆解和分類;科思創進行高純度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材料的回收,用于生產車燈和其他汽車部件;再由蔚來和大眾汽車執行材料評估和質量檢驗相關檢測工作;TÜV萊茵則在過程中對回收塑料顆粒和最終汽車產品應用進行驗證,并執行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生命周期評估)分析,包括碳足跡核查。
通過該項目將建立起消費后再生塑料(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的材料跟蹤系統和透明的含量驗證方法,協助開發國家和行業團體標準,如報廢車輛拆解指導手冊和回收塑料的質量認證標準。同時,實現車對車(PC材料對PC材料)回收,使用適合的添加劑配方,使回收的PC材料達到與新部件相同或類似的機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