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年5月12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眼下,網絡售房正在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我國資產與權益交易服務平臺金馬甲傳出消息,繼泉州城東新區海城花苑小區第一批次96套和第二批次50套新建商品房在金馬甲采用網絡動態報價方式成功出售后,第三批次50套房源已于5月10日在金馬甲開始網絡銷售。這也是金馬甲首次批量出售商品房。
與此相呼應,SOHO 中國、我愛我家等機構也紛紛拋出網絡售房的消息并付諸實施。金馬甲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互聯網時代,房地產交易的電子商務化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泉州海城花苑146套商品房的成功出售成為金馬甲首創的網絡競價售房模式的又一成功案例。
海城花苑672套房產是分批次通過金馬甲網絡動態報價處置。第一批96套房成交總起始價為7336.2143萬元,成交總額為8429.5002萬元,增值1093.2859元,平均溢價率達到14.90%。單標的較高溢價率為31.45%。
第二批標的50套房產起始價為3666.9515萬元,總成交價4075.1558萬元,平均溢價率達到11.13%,單標的較高溢價率為22.20%。
目前第三批50套房產正在自由報價,基于該小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低的起始價,成交結果會比較樂觀。
網絡售房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新鮮事,但對金馬甲來說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這個由北京產權交易所、廣州產權交易所等全國32家副省級以上產權交易機構發起成立的全國性資產與權益交易服務平臺自2009年12月正式成立公司以來,已經通過網絡競價方式處置過近千套房產。
去年,北京遠洋自然新天地寫字樓34套房產通過金馬甲網絡競價成交。該項目經過51個競買人的91輪報價,總成交價為15311.88萬元。
此外,金馬甲通過其遍布全國的聯盟成員和聯盟會員,采用網絡競價方式處置了鞍鋼集團海口6套房產、廣州遠洋運輸公司28套房產、深圳鞍鋼供銷有限公司16套房產、滿洲里市北區二道街南側東方花園等21套住宅樓等眾多房產項目。這其中既有商業地產也有普通的二手住宅房。而此次泉州的672套房則是金馬甲首次處置新建商品住房。
與傳統的銷售模式相比,網絡售房的優勢在于可以把所有的房源信息通過互聯網徹底公開,讓市場在信息公開、透明的基礎上建立良性、健康的交易,最終形成以客戶為主的定價機制。房價不再是開發商說了算,開發商只是設定一個能涵蓋其成本的起始價,最終的成交價由客戶和市場決定,且符合國家“一房一價”的政策要求。
此外,網絡售房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降低銷售成本,減少交易環節,買受人無論身在何處都可對自己感興趣的房子進行出價,并且可以杜絕圍標、串標等不良行為的可能性,極大的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金馬甲相關負責人介紹,金馬甲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服務平臺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交易機制對消費者的購買安全進行保證。引入律所、評估機構、專業咨詢服務機構、擔保公司等認證機構進行監督,在房產網絡競價交易中起到了保障公正及公信力的作用。所有在金馬甲平臺出售的房產都事先經過確權,沒有瑕疵。競價過程的每一步都有完整的后臺記錄,有清晰的第三方監督及審計機制。這也是眾多房產項目選擇在金馬甲進行網絡競價的原因。
金馬甲目前正在籌劃建立一個專門的房產交易板塊。一旦正式運行,保守估計一年處置的房產將會上萬套。屆時,網絡售房將會成為一種實質性的售房模式為更多人的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