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牛奶”事件警示:企業最需要警惕的對手是自己
香港2011年8月1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近年來,部分中國企業接二連三的發生失敗案例,導致全球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信心下跌。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 (NASDAQ: GSOL) (http://www.globalsources.com) 旗下《世界經理人》于2011年7月進行了“從失敗中反省”調查(以下簡稱“調查”),旨在幫助中國企業探求事件本質、分析失敗原因并回歸商業理性,以尋求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和長遠利益的發展道路。
調查顯示,“毒牛奶”事件對中國多個行業及產業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至今仍有60%的受訪者認為“毒奶粉(蒙牛、三鹿等)”事件是對他們影響較大的失敗案例,其次還包括“瘦肉精(雙匯等)”、“富士康員工自殺”及“臺灣塑化劑”等。
發生上述失敗案例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部分企業自身存在著各種缺陷,近78%的受訪者認為急功近利的心態、商業道德的缺失讓部分中國企業被自己打敗。可想而知,這些失敗所導致的后果是嚴重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但最直接的影響是中國企業的全球聲譽將因此而蒙上陰影,調查中,約63%的受訪者對此深表擔憂 ;當中更有44.3%表示有關事件毀壞了一個產業或行業。然而,仍有43.8%受訪者寄望失敗事件或可敦促政府重新審視并健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另外,有38.1%的受訪者認為事件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可督促企業回歸商業理想和道德。
《世界經理人》雜志出版人裴克為 (Craig Pepples) 先生表示:“‘毒牛奶’類似事件的頻發不僅深深傷害了全球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信心,更嚴重打擊了他們對中國商業健康發展的信心。如何讓市場重拾信心是中國企業當前面臨的主要任務,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企業自身的商業道德標準,我們也很高興的看到這一論點得到了83.2%受訪者的贊同。”
中國進一步完善立法、加強執法是幫助企業回歸商業理性的關鍵
在調查中,面對“為何中國企業近年來頻繁爆出食品安全和企業之間交惡”這一問題時,56.3%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和市場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不夠,助長了企業投機心理”。相應的,在被問及什么是“中國企業回歸商業道德的動力”時,有57.6%的受訪者表示嚴格的立法執法環境是其中的關鍵。可見,在多數人的眼中,完善法律法規的制定、加強執法力度,是保證中國企業回歸商業道德的重要手段。
對于違反道德準則的失敗絕不寬容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看到多數的受訪者對于失敗均表現出較為成熟的看法。55.4%的受訪者表示“失敗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難免的一種試錯經歷,只要掌握得當,可以從中受益很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中不少受訪者表示,如果企業的失敗原因純屬經營失誤,那么這樣的失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因為違反道德準則而最終失敗,則是無可原諒的。
裴先生總結道:“目前中國企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也曾發生于西方市場。因此,我們也應對只有30 年發展歷史的中國市場和有關各方抱有樂觀和希望。具有正義感的學者、律師、媒體以及社會各界之所以一直在鞭撻著中國的問題,其實也是對這個市場充滿了期待。相信在這些第三方力量的督促下,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也會逐漸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期待著市場不斷進步!”
此次調研于2011年7月進行,共有來自于各種行業和不同性質企業的1,501名經理人參與并提交完整回復。其中,董事長/行政總裁/總裁及副職/企業主/企業合伙人占8.4%,總經理/副總經理占18.7%,部門經理/主管占43.2%,項目經理/專業技術人員占9.9% 。
有關調研報告的詳細內容可從下列網址免費下載:http://www.ceconline.com/mag/710 。
背景資料
《世界經理人》雜志、網站及管理活動
《世界經理人》雜志是中國領先的商業管理雜志,為環球資源屬下旗艦刊物。自1992年創刊以來,《世界經理人》雜志以“卓越管理實踐 成就企業精英”為使命,致力于為中國經理人提供一流管理智慧和實踐。
根據BPA國際發行認證機構2011年6月審核,《世界經理人》雜志發行量超過42萬,其中79%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總裁、總經理、企業主等商業精英。無論是發行量、影響力,還是品牌知名度、讀者忠實度及內容專業化,《世界經理人》均為業界領先。
與雜志相輔相成的世界經理人網站 (http://www.hnpg.net.cn/<a href=" target="_blank">http://www.ceconline.com/">http://www.ceconline.com) ,自 1999年推出以來,已成為中國較大的網上管理資源中心和經理人互動平臺。截止到2011年6月,世界經理人網站已經擁有逾170萬名活躍的注冊用戶。
世界經理人高規格管理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管理專家和企業家參與演講及討論,以極具前瞻性的管理理念和實踐案例為經理人創建線下分享和探討平臺。
環球資源
環球資源是一家領先業界的多渠道B2B媒體公司,致力于促進大中華地區的對外貿易。公司的核心業務是通過一系列英文媒體,促進大中華地區的出口貿易;同時,通過一系列中文媒體,協助海外企業在大中華地區行銷。
環球資源一方面為全球買家提供采購信息,另一方面為供應商提供整合營銷服務。通過環球資源,超過100萬名活躍買家- 包括全球25大頂級零售商 -在復雜的海外市場上進行有效益的采購。同時,供應商借助環球資源提供的各種有效媒體,向遍布超過240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推廣和銷售產品。
環球資源提供業界齊全面的貿易媒體和出口推廣服務,包括14個網站、13本月刊及18本數字版雜志、超過90本采購資訊報告、以及每年在9個城市舉行73場專業的貿易展覽會。每年,來自逾262,000家供應商的超過570萬種的產品信息,通過環球資源的各種媒體到達目標買家。僅在環球資源網站(http://www.globalsources.com),買家社群每年向已核實供應商發出的采購查詢就已經超過1億2,700萬宗。
環球資源擁有40年促進國際貿易的成功紀錄,公司在全球有約60個城市設有辦事機構。環球資源植根中國大陸也已30年,在中國超過40個城市設有銷售代表辦事機構,并擁有約2,700名團隊成員,通過中文雜志和網站服務超過280萬讀者。
傳媒聯絡
亞洲地區 | 中國地區 |
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 | 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 |
蘇慧雯 | 紀賓賓 |
電話:+852-2555-5040 | 電話:+86-10-5927-1582 |
電郵:cso@globalsources.com | 電郵:sji@globalsources.com |
投資者聯絡: | |
亞洲地區 | 美國 |
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 | Lippert/Heilshorn & Associates, Inc. |
王皚 | Mary Magnani & Timothy Dien |
電話:+852-2555-4747 | 電話:+1-415-433-3777 |
電郵:investor@globalsources.com | 電郵:tdien@lh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