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5%企業宣稱做好了AI準備,但實際就緒者僅達11%
北京2025年7月23日 /美通社/ -- IBM(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IBM)委托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盡管亞太地區 (APAC) 的企業正在加大對人工智能和工業 4.0 能力提升的投資,但許多企業高估了自身的實際成熟度,在全面應用AI時面臨基礎性挑戰。
這一巨大差距也蘊藏著緊迫性機遇:企業若能找準方向,可化愿景為行動,從而加速從工業4.0向工業5.0的躍遷。
這份題為《亞太地區AI驅動的工業4.0: 構建未來產業》的報告評估了亞太地區制造業和能源與公用事業領域大型企業的就緒情況。 報告顯示,許多公司很早就對數字化工具進行了投資,尤其是在設計和供應鏈等領域。 但要釋放真正的價值,企業現在需要端到端的可視化能力、更強的協同機制,以及更以AI為核心驅動的數字基礎設施。
亞太地區人工智能驅動的工業 4.0:雄心與現實
盡管 85% 的受訪者將自己評定為"數據驅動"或"人工智能優先",但該研究的客觀評估發現,只有 11% 的組織處于較高成熟度水平(9% 為數據驅動;2% 為人工智能優先)。
這一認知與現實的脫節表明,如果領導者高估其成熟度,那么企業的戰略性投資可能出現偏差,導致企業無法識別和解決瓶頸問題,從而令其轉型步伐嚴重受阻。
主要障礙包括:
彌合差距:亞太地區邁向工業 5.0 的備戰之路
展望未來,從工業 4.0 轉向 "以人為本、可持續性和彈性成為核心"的工業 5.0仍面臨重要挑戰:
在這些領域進行強化對確保工業轉型的未來適應性、建立信任和長期價值至關重要。
亮點:亞太領軍企業樹立標桿
盡管面臨挑戰,白皮書同時重點介紹了工業 4.0 在實踐中的幾個領先案例:
亞太地區在AI驅動的工業4.0轉型中具備獨特領導優勢。IBM 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技術銷售總經理翟峰表示:"這份報告中清晰表明:唯有快速創新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才能真正創造價值。最終成功的企業具備兩大特質,既建立了安全、靈活的數字化基礎,同時又激發員工勇于將構想轉化為實際行動。"
邁向未來:亞太工業領袖行動建議
為了彌合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并為工業 5.0 奠定基礎,企業必須采取整體的戰略方法:
"亞太企業若能切實踐行這些轉變,就能將零散的試點驗證項目轉化為企業級解決方案,在贏得市場優勢的同時,為構建以人為本、富有彈性的工業未來鋪平道路。"翟峰總結道。
查看完整研究報告,請訪問:www.ibm.com/downloads/documents/cn-zh/137a1e22185bac87
*研究方法
由 IBM 委托開展的工業 4.0 就緒情況評估研究反映了亞太地區制造業和能源與公用事業組織 135 位技術、數據和業務領導者的觀點。 該研究由科技研究公司 Ecosystm 于 2025 年 3 月進行,全面洞察了該地區采用工業 4.0 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涵蓋中國、印度、韓國、東盟和澳大利亞等國家。
關于 IBM
IBM 是全球領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業服務提供商,幫助超過 17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從其擁有的數據中獲取商業洞察,簡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并獲得行業競爭優勢。金融服務、電信和醫療健康等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超過 4000家政府和企業實體依靠 IBM 混合云平臺和紅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實現數字化轉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行業云解決方案和企業服務方面的突破性創新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了開放和靈活的選擇。對企業誠信、透明治理、社會責任、包容文化和服務精神的長期承諾是 IBM 業務發展的基石。
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ibm.com/cn-zh
媒體聯系人
李波
libole@cn.ib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