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9月10日 /美通社/ -- 2025年8月29日,徠卡顯微系統(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徠卡")在上海金橋工廠舉行中高端顯微鏡本土化交付慶典,首批國產DM 4/6/i8顯微鏡正式下線。近百位專家、學者及政府領導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徠卡本土化進程的這一新突破,加速實現 "德國精工?中國智造"戰略融合。
浦東新區人大副主任馬嘉楠、金橋管理局副局長嚴俊杰、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公共技術平臺研究員邊瑋、清華大學材學院學副教授龔江宏、丹納赫集團政府事務部副總裁韋春艷、丹納赫生命科學平臺中國區總裁胡翔宇、徠卡全球總裁Annette Rinck及徠卡中國區總經理章越,共同為首條中高端顯微鏡產線揭幕。
金橋管理局副局長嚴俊杰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徠卡本土化項目的戰略意義,稱其通過"技術-產業-人才"融合模式為浦東高端制造樹立新標桿。這種 "在中國、為中國、為世界" 的模式,契合了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內在要求,管理局將持續支持徠卡深化本土布局,將金橋工廠真正建設成為徠卡全球的 "卓越創新中心和重要制造基地"。
高層共識:本土化是價值共贏的戰略選擇
徠卡全球總裁Annette Rinck強調:"本土化是德國百年光學積淀與中國創新效率的深度融合,旨在讓中國客戶同步享受全球先進技術。"
丹納赫生命科學平臺中國區總裁胡翔宇表示:"我們全力踐行‘創升中國'戰略,賦能徠卡以本土創新響應中國市場需求。"
徠卡中國區總經理章越承諾:"我們將依托本土產研閉環,為客戶帶來更高品質、更快響應與更強定制化的服務體驗。"
本土化價值凸顯 獲頭部客戶與院校認可
浙江大學醫學院公共技術平臺常務副主任方三華與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龔江宏分別代表生命科學與工業客戶致辭,他們表示徠卡顯微鏡是"支撐前沿科學發現不可或缺的硬核裝備" ,其本土化生產彰顯了徠卡服務中國科研的堅定承諾。他們期待與徠卡攜手,共同開啟顯微技術創新的新篇章。
首批訂單簽約,奠定本土化市場基礎
慶典期間,徠卡與客戶菲諾克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合作伙伴上海新振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浙江省科學器材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首批本土化產品訂單。這不僅體現了客戶與合作伙伴對徠卡"中國智造"品質的高度認可,更為后續擴大本土化生產規模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研發與智造雙輪驅動,奠基未來本土化新格局
徠卡顯微系統DBS與創新負責人李靈煒介紹:"本土創新項目將聚焦前沿領域,將中國市場的深度需求反哺至全球產品線,實現‘在中國,為世界'的創新飛躍。" 徠卡金橋工廠運營總監陳全康(Kim Chen)宣布:"全新研發制造中心將于2026年全面投產,這不僅是一座工廠,更是輻射全球的卓越制造與供應鏈樞紐。" 研發與制造能力的雙重進化,為徠卡在華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其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持續增長注入核心動能。
首批中高端顯微鏡交付,象征著中德技術協作的新高度。未來,徠卡將持續深化本土布局,以更高品質、更快響應服務中國科研與產業升級。
關于與會嘉賓:
本次活動榮幸邀請到浦東新區人大副主任馬嘉楠,浦東新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肖林,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凌剛,以及金橋管理局副局長嚴俊杰等政府領導,以及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學術界與企業代表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