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交流經驗 受益良多
北京2011年11月4日電 /美通社亞洲/ -- 11月3日下午,全國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會議在天津閉幕。
來自香港紅十字會的陳錦全訂的是4日凌晨返港的機票。3日下午,他守候在大廳中,與新認識的朋友們一一惜別,互道珍重。陳錦全說,這次會議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他們的經驗帶給了他很大啟發,“中國是一個多元化國家,每個地區的工作都有不同特點,這些對我們都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
從1日到3日,在三天72個小時的會議時間里,代表們圍繞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展開了激烈討論,并利用一天時間考察了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及天津市紅光中學的學校紅十字會工作,均感受益良多。
考察:紅十字運動在天津高校
天津大學是考察第一站。11月2日上午,代表團一行來到了美麗的天津大學,與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們一起暢談紅十字。
天津大學與紅十字會淵源已久,其創始人兼第一任校長就是中國紅十字會第一任會長,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慈善家 -- 盛宣懷先生。
在與莘莘學子歡聚一堂進行熱情交流后,代表們來到了天津大學紅十字安全教育基地。這座占地540平米、可一次性容納60人的大型基地很快便吸引住了代表們的目光。這一基地設有煙霧逃生、黑暗逃生、身體失衡訓練長廊、3D滅火體驗館等多個訓練項目,代表們紛紛參加了訓練。一名體驗完煙霧逃生的代表感慨地說:“這座安全教育基地實在太實用了,幾乎與真實火災現場一模一樣。煙霧慢慢籠罩小屋,斷電后的房間開始變得黑暗,我一手扶墻一手找門把手。不小心直起腰高于安全高度時,危險信號燈便開始閃爍。這種體驗太逼真實用了。”
另一名代表也感嘆的說:“如果這些逃生體驗能夠被進一步普及,那些在失火現場中窒息而亡的受害者也許就不會因為缺乏相關逃生知識而喪失寶貴的生命。”
隨后,代表團們又來到了位于西青區的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紅十字會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經非常成熟。“師范是培養教師的搖籃,很需要借助‘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所以我們非常重視學校紅十字會工作,學校師生們也樂意參加,”一名學校領導說。
在天津師范大學紅十字會的心理健康輔導室,代表們觀摩了心理咨詢師利用沙盤游戲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模擬過程。一名學生說到,在自己感覺情緒不太好的時候,他經常會來到這里,可以躺在松軟的沙發上聽聽音樂、看看書,還可以通過沙盤游戲與心理咨詢師聊一聊,或者對著互動機器人說說心里話,實在煩悶了隔壁還有宣泄室供自己發泄。
觀摩:從小學到大學的教學體系
當日下午,代表們又專程來到天津市紅光中學,觀摩了一堂人道法課。課堂上,老師通過播放視頻,講述旁觀者故事,設計、討論、學生即興表演等互動的形式進行教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積極性,也讓學生們對紅十字運動及國際人道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天津市紅光中學與共和國同齡,是一座藏族民族學校,大部分學生是藏族學生。1979年,紅光中學成立學校紅十字會,并將紅十字運動知識納入教學工作,還形成了以骨干學生隊伍為核心、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紅十字體系。在七年級,紅光中學開設了人道法課程,八、九年級開設教育健康教育課,高中年級開設心理科。
天津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道:“目前,天津市紅十字會在全市大中小學普遍開展了‘紅十字知識進校園’活動。在小學,開設有‘說說紅十字’課程,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用一個個小故事向學生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國際紅十字運動知識,鼓勵學生志愿參加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在中學,開設有探索國際人道法課,全學年主課四課時,輔導活動課六課時。為了讓教學效果達到較好,天津市紅十字會多次舉辦師資培訓班,形成了教學大綱、教材、學生讀本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在大學,開設有紅十字公開選修課,使紅十字運動知識正式進入大學課堂,并引入學分制。為了擴大紅十字文化傳播面,部分高校還開通了紅十字網站,辦起了校園紅十字報。”
“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人道法課。在這節課里,我看到了中國紅十字會、中國的學校為探索國際人道法做出的積極努力與取得的巨大成就,我非常欣慰看到這一點,”在觀摩完紅光中學的探索人道法課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官員辛格先生由衷地贊嘆說。
交流: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
11月3日是代表們的分組討論時間。在三個會議室里,代表們踴躍發言,圍繞不同的主題展開了激烈討論。
第一組的討論主題是如何開展學校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來自教育部及各省(市區)的紅十字青少年工作者、工作骨干及志愿者紛紛圍繞主題進行發言。辛格首先介紹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各國開展的探索人道法項目,其中的一些做法與課程安排讓不少代表感覺非常新鮮,大家根據各自的興趣點展開提問,辛格為他們一一進行了解答。
隨后,代表們還圍繞內蒙古學校紅十字會制度建設、江西省高校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及山東省紅十字會學校紅十字會組織建設工作展開了激烈討論,會場氣氛熱情融洽。
在第二會議室,南京中醫藥大學的陸咨儒和南通大學的莊媛媛分別向大家介紹了南京中醫藥大學“農民健康百村工程”和南通大學“博愛青春、為愛起航”項目。聽完他們熱情洋溢的發言后,會議室里響起了陣陣熱烈的掌聲。
據江蘇省紅十字會秘書長李玉寧介紹,這兩個項目只是江蘇省紅十字會“博愛青春”高校紅十字會暑期志愿服務項目的其中一部分。2011年,江蘇省紅十字會組織各高校紅十字會利用暑假期間,開展暑期志愿服務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也為許多需要幫助的群體送去了溫暖與關懷。
在第三組,有4名代表來自香港紅十字會,他們分別是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及義工事務部的陳錦全、劉可欣和香港紅十字青少年骨干蕭景威、張暐笠。香港紅十字青少年體系極為成熟,至今已有55年歷史,目前共擁有會員1.5萬余人。他們向大家介紹了香港紅十字青少年的經驗與做法,并與各地區的代表進行了學習交流。
“這種分組討論非常有意義。大家互相補足,共同學習,每個人都收獲了不少東西,”這是一名代表的看法,他的看法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