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場“百億保衛戰” -- 移動互聯網如何改變傳統廣播業態
北京2012年12月7日電 /美通社/ -- “鳳凰 FM”近期與幾款高端車型開始了內置的探索性合作,預期相關產品將haha于2013年正式推出市場。根據業內人士透露,智能汽車操作系統有望于五年內在高端車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中國的廣播業雖然乘著汽車產業大發展的東風,在近幾年實現了逆勢增長,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升級,智能手機甚至智能汽車的普及,廣播也將再次面臨生存的挑戰。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多媒體時代。一切傳統媒介-電視、廣播、紙媒所能呈現出的內容形式,在移動設備上都能更有效的呈現。以報紙為代表的平面媒體在過去十年受到了互聯網浪潮的強烈沖擊,電視廣告的市場份額也逐漸開始被網絡視頻企業蠶食,下一個會是廣播嗎?
已有百年歷史的廣播,由于具有“覆蓋廣,節目制作成本低,生產周期短(快速反應),伴隨性強”等優點,至今仍是重要的媒體形態之一。但是隨著電視媒體,以及互聯網媒體的快速發展,廣播在中國一度走向了沒落,受眾不斷萎縮。從90年代末起,廣播廣告的收入一直增長乏力,市場份額不斷下降。根據CTR的數據顯示,2009年廣播廣告(104億)份額占中國廣告市場(5,075億)總額的5%左右,而且同比漲幅僅有6%, 遠低于互聯網,電視,戶外廣告,甚至平面媒體的廣告增幅。
然而,從2010年起,汽車在大中城市的普及,給廣播帶來了第二個春天。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汽車,可以解放眼球、便于移動收聽的廣播媒體重新進入時尚人群的主流生活。隨著中國轎車數量繼續增長,收聽廣播的人數激增。廣播電臺提供了一個針對中國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的媒介。私家車主和出租車的經常性乘客往往是社會中消費能力最旺盛的群體。這些含金量高的受眾,是很多品牌所追求的目標消費者,因此越來越多的品牌的廣告逐漸開始再次重視廣播這個媒介形式。 廣播廣告在2010年,2011年同比增長均在30%左右,接近甚至超越了互聯網廣告收入增長率。廣播廣告的投放在時段上呈現出了早晚兩高的特點,這與廣播的收聽高峰時段也是符合的。
鳳凰衛視集團2012年初在建立了“鳳凰U Radio廣播”傾力打造優質,高端的音頻節目,目前已經開通“綜合”、“音樂”兩個頻道,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鳳凰網也同時在音頻領域開始排兵布陣,于2012年中推出了“鳳凰 FM”這款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音頻客戶端產品,為無線互聯網用戶提供了另一個收聽音頻內容的渠道。“駕車”是音頻節目收聽的一個重要場景。目前已經有很多用戶選擇通過 AUX 線把汽車的音響與智能手機相連接,收聽手機中的音頻內容。未來,移動設備與汽車的結合將會更加緊密,更加智能,極大簡化用戶的操作流程,切合用戶真實的使用需求。人們在汽車上度過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伴隨狀態下,音頻內容供應商避開了視頻的競爭,因此為音頻廣告創造了巨大的新價值。
目前在美國市場,寶馬等中高檔品牌已經開始售賣智能操作系統汽車,如 BMW X5等,操作系統售價300美元,與手機智能操作系統高度同步。在國內,“鳳凰 FM”也已經與幾款高端車型開始了內置的探索性合作,預期相關產品將于2013年正式推出市場。根據業內人士透露,智能汽車操作系統有望于五年內在高端車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當前移動客戶端較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盈利模式,但對與音頻節目客戶端產品來講,贏利似乎并不是目前較大的問題。由于傳播形態的巨大差異,傳統 AM/FM 廣播在高度移動互聯網化的新型生態環境下將再次面臨生存危機,傳統電臺行業或將被車載智能操作系統漸漸取代。而廣告商卻不會放棄汽車媒體這個重要的宣傳陣地,廣告預算或將從廣播領域向移動互聯網音頻產品平臺轉移。并且,未來無線互聯網客戶端音頻產品的廣告形式將更為多樣、互動、即時。
汽車的普及曾經拯救了廣播。未來,什么樣的變化能再次帶領廣播走出危局?傳播廣播業必須從現在就開始思考如何擁抱無線互聯網所帶來的機遇,應對新環境下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