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2013年7月4日電 /美通社/ -- 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出臺,針對此前電梯事故的頻發,此次法規對電梯的質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早先布局電梯全產業鏈模式及新技術,沈陽博林特電梯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本次法規頒布可以進一步擴大公司市場,加強公司的行業競爭力,鞏固公司國內行業龍頭地位。
電梯行業或將面臨洗牌?
《特種設備安全法》將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對于該法規的出臺能否會帶來電梯行業的變革,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加強電梯安全管理,重視電梯制造廠商的對生產電梯的維保工作,明確提出維保工作必須要由電梯制造商或委托依照法規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使維保工作與電梯制造廠商的關聯度進一步提高,有利于提升行業集中度,整體利好電梯行業。
法規實施后,博林特、江南嘉捷、康力電梯、上海機電等國內民族品牌都將面臨機遇,對此,有行業分析師指出:目前,幾家電梯翹楚在技術、質量上都比較成熟,所以各家在維護方面都展開了差異化競爭。
博林特稱,公司制定了專門的維護措施,由公司電梯專業維保技術人員以五天為周期對電梯進行巡檢和維護,以十五天為周期對電梯進行系統檢修、潤滑和保養,保證電梯高質量安全運行。
公司介紹,維保收入對博林特的利潤貢獻也越來越大,2012年服務收入占比已達14.2%,在維保方面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公司稱,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的電梯制造企業將受到市場青睞。
電梯生產全產業鏈
博林特成立于2001年9月,是集電梯整機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安裝及售后維保為一體的專業電梯制造商,并于2012年7月上市。
作為中國電梯制造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公司擁有行業內為數不多同時掌握包括曳引機、門機、控制系統、變頻系統等電梯主要配件生產技術能力,零部件自產率達到90%左右,較大限度的保障了產品質量和維修相應能力。
公司在生產整梯的過程中同樣注重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較高的零部件自給率使得公司在產品質量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和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能力,為公司產品質量提供有力保證。
除了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公司還擁有完整的檢測系統,進一步確保電梯的安全性。公司擁有177米電梯試驗塔,是目前國內較高的電梯試驗塔,塔內具有11個試驗井道,可進行速度為10米/秒的高速電梯的整機技術試驗,同時滿足所有類別電梯整機和部件的性能檢測試驗。每款電梯出廠前,公司都要對電梯進行反復測試,確保電梯運行無誤。
提前布局新技術 提升電梯安全系數
從2001年開始致力于國內電梯事業,至今博林特已經專業制造電梯12年,目前公司已經擁有16項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其中公司智能變頻控制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公司的無線遠程監控技術、群控技術可以在電腦終端對電梯速度進行設置和調控,對電梯的安全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為了應對火災時電梯連續可靠運行,公司還研發了具有防水、排水,防火隔熱,井道正壓,消防噴淋等功能或措施的消防疏散梯,確保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夠有效實行人群疏散。
公司稱,借助本次的《特種設備安全法》的頒布,公司可以充分發揮自身零件自產率、檢測系統和新技術研發優勢,在電梯行業產品質量要求日益提高的當下,在行業中不斷領跑,為同行業公司樹立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