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城鄉差異較大,中國提前實現目標
北京2013年9月16日電 /美通社/ -- 一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的二十多年以來,由于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采取了積極行動,全球共有大約9000萬名兒童的生命得以挽救。
全球每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從1990年的1260萬降至2012年的660萬左右。兒童死亡率的降低得益于更加經濟有效的干預措施、母親營養和教育狀況的改善、讓貧困和邊緣人口享受到關鍵服務以及政府履職不變的承諾。
根據該報告,自1990年以來,中國兒童死亡率下降了74%,已提前完成了到2015年實現的千年發展目標4 -- 到2015年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然而,如果全世界不加快行動的速度來挽救兒童的生命,那么實現千年發展目標4的進程將延遲13年,也就是到2028年才能實現。
如果行動不能加快,代價將是巨大的:在2015至2028年間,將另有多達3500萬名兒童死于本可預防的疾病。倘若到2015年全世界都能實現既定目標并保持成績,這些兒童本可以存活下來。
根據該報告,中國每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數是25.8萬,在全球名列第五。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統計顯示,中國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已經從1991年的千分之六十一下降到2011年的千分之十五。
“是的,我們應該慶祝已取得的進步?!甭摵蠂鴥和饡绦兄魅伟矕|尼-雷克說,“但為了實現目標還有更多大量工作要做,現在怎么能夠安心慶祝呢?我們能夠加快進度 -- 我們已知道應該怎么做,但需要加強緊迫感,展開行動?!?/p>
在中國,盡管全國兒童死亡率較低,城鄉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與東部城市地區相比較,西部省份的兒童死亡率要高出兩倍以上。
《致力于兒童生存:重申承諾 -- 2013年度進展報告》研究了自1990年以來的兒童死亡率趨勢,分析了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強調了各國和國際社會拯救兒童生命的努力。
迄今已取得的進展歸功于各國政府、民間團體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以及經濟有效、經過實踐檢驗的干預措施的增加,例如:使用經殺蟲劑處理過的蚊帳、提供藥品、接種疫苗,正確進行母乳喂養、提供營養補充品、采用食療、使用補液治療腹瀉、提供安全飲用水和改善環境衛生設施等等。
報告顯示,可預防的兒童死亡在世界各地、各收入階層均實現大幅降低,其中包括低收入國家。事實上,自1990年以來,一些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在促進兒童生存方面取得了最明顯的進展。一些兒童死亡率高的低收入國家,如孟加拉國、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馬拉維、尼泊爾和坦桑尼亞,已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了三分之二或更多。這些國家在2015年最后期限到來之前,實現了降低兒童死亡率的千年發展目標4。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降低兒童死亡率的步伐已經加快,年下降率增幅超過三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也加快了降低兒童死亡率的步伐,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其年下降率增幅超過五倍。在過去七年里,東部和南部非洲地區躋身全球進步較快地區之列,在2005至2012年間,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年下降率為5.3%。
相反,與全球其他地區相比,西部和中部非洲地區在兒童生存方面取得的進展處于較低水平。同時,該地區的兒童死亡率較高,幾乎每八名兒童中就有一人在五歲前死亡。自1990年以來,西部和中部非洲地區每年死亡的兒童數幾乎沒有減少。
在全球范圍內,肺炎、腹瀉和瘧疾仍是導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天奪去約6000名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在所有的兒童死亡中,近半數與營養不良相關。
對于幼童而言,出生后的第一個月最為脆弱。在2012年,近300萬名嬰兒在出生后第一個月內夭折,多數死于能夠簡單預防的疾病。
要扭轉這種災難性趨勢,必須立即在各個領域采取行動,正如千年發展目標所述 -- 減少貧困、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發展教育、促進兩性平等、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能夠而且必須取得進展?!崩卓讼壬f,“如果在婦幼衛生工作中能夠落實協調一致的行動、卓有成效的策略、充足的資源和堅定的政治意愿,大幅降低兒童死亡率完全可行,從道義上講,也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