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3年11月15日電 /美通社/ -- 近年來,全球風力發電市場快速擴充,市場框架、地方政策以及經濟吸引力使得這一趨勢得以持續。隨著風電產業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進入這一領域,區分哪個制造商提供的產品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認證是必不可少的。對于風力發電機組和組件制造商來說,通過國際認可的機構認證顯得尤為必要。而且視國家不同,這很可能是強制性要求。
作為一家有180多年歷史的第三方獨立認證機構,必維國際檢驗集團(Bureau Veritas,以下簡稱“必維”)多年來在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幫助國外企業走進來之間搭起了橋梁。必維全球電力與公共設施服務部總監Luis CONESA在201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透露,盡管近兩年來中國的風電市場發展速度稍有放緩,仍保持了風電業務較快速度的發展。目前必維全球風電業務量已經超過去年。必維中國電力與公共設施服務部總監路仲濱稱,未來一段時間內,海上風電及在役風場將是必維的主攻方向。在陸上風電領域,必維將更多地服務于高端市場。
幫中國企業“走出去”
對于進駐中國市場超過100年,設立分支機構已滿20年的必維來說,“通過高附加值的服務不斷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幫助國外企業走進來,已成為我們在中國的首要業務。我們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的61000多名專業員工,能夠幫助企業應對質量、健康、安全、環保和社會責任方便不斷增加的挑戰。”必維全球市場與銷售副總裁Pietro FOSCHI表示。
“前幾年,國內風電市場很火,企業大多沒有精力經營國外市場,近兩年,國內市場下降,所以企業開始重視國外市場。”路仲濱說,“我們已開啟了幫助國外買家采購采購中國風電裝備的服務,既幫助國外客戶防范風險,又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國門。”
“雖然此前也有提供類似服務的機構,但很少有做的比較全面的。而必維能為風電行業產業鏈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包含風機整機及零部件檢驗、監造,風機整機、零部件及項目認證(含海上),風場項目管理,QHSE,風機在役及出保檢驗,培訓與咨詢,海上風電檢驗,供應商評審,風險評估等,”路仲濱表示。
在此之前,必維已承接并出色完成了國內外多個風電項目,比如為Vestas、龍源、華能提供在役主軸的專利技術(SHAFTEST®)檢測服務,為Gamesa、Suzlon、GE、金風、華銳、國電聯合動力、東汽主機廠,以及龍源、國華、華潤、中廣核、河北建投提供工廠監造和現場技術支持,為三一電氣提供風機認證等。
關注海上風電
必維是一家提供測試、檢驗、認證和技術咨詢的國際性公司,1828年成立,船級社服務是業務始點,經歷多年的發展與創新,我們現在的業務已經擴展到各個領域,海上工業服務一直是我們的強項。海上風電是涉及海工專業及風電專業的技術,必維風電服務部在中國風電行業積淀多年,加上船級社的海上經驗,必能為中國即將迎來的海上風電發展浪潮,在質量方面保駕護航。
去年9月,必維受龍源的委托,為“江蘇龍源如東150MW海上風電場示范工程三期項目”提供管樁的質量監督與控制服務,該項目是世界上首個大型海上潮間帶風電項目。另外,必維還為東海大橋一期海上風電場提供塔筒監造。近期,必維又和南方海上風電合作,為其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200MW示范項目工程提供質量控制及咨詢服務。
必維中國風電服務部經理劉利棟指出,目前國內陸上風資源的開發已趨于飽和,或者說受制于用電密集區域和電網建設的不匹配,因此國內風電市場將逐漸走向“海上”。但海上風電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困局,如涉及到氣象、漁業、環境等多部門監管,海上風電技術不成熟,海上風場建設成本遠大于陸上風場等。
“所以,現在很多主機廠和電力投資商都保持觀望,”劉利棟還表示,“但從第四季度起,國家一期海上風電特許權四個項目陸續啟動,預計未來一兩年,中國海上風電很可能會迎來快速發展。”
關注在役風場
目前,中國有很多在役風場進入出保期及后續運維階段,必維也針對此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我們了解到,影響中國在役風場的幾大因素有:設計因素、制造因素,施工因素等,通過整機認證提高風機設計水平及可靠性,通過監造保證制造過程質量,通過現場檢驗規避施工質量問題,通過在役風場檢驗發現在役風機的質量隱患。上述一整套服務正是貫穿了整個風場的運營周期,在不同環節解決后續在役風場存在的質量問題。特別針對在役風場,必維推出了風電機組整機外觀檢驗、塔筒在役檢驗、葉片在役檢驗、主軸免拆卸在役檢驗ShafTest®、風電機組傳動鏈振動檢驗、功率曲線評估、風機各系統性能檢驗及調試、項目盡職調查、現場質量事故分析等。
今年9月,臺風“天兔”登陸廣東,使得紅海灣等中國沿海風場遭到破壞。劉利棟透露,受業主委托,必維已經積極參與到災后工作,包括對已經倒掉的風機的替換進行監督,對被臺風破壞的現場和尚未倒塌的風機繼續服役的情況進行評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