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12月24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是中國教育產業的重要變革之年,教育創投領域也呈現出資本回歸理性、創業更趨多元的態勢。今年8月,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對外宣告成立,首期人民幣基金規模為15億。該基金的成立受到業內外廣泛關注,也成為泛教育投資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日,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總經理、管理合伙人趙征接受了網易教育專訪,暢談了對教育產業未來發展的看法以及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的戰略布局。
教育產業空間巨大,國家政策將推動行業從無序競爭到相對有序發展
2018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行業政策,對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趙征認為,國家政策對國家責任和民間力量進行了界定,也對未來做了明確的引導,只有在不斷規范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讓產業健康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批優秀的團隊,優質的項目,凸顯出他們對產業或者對產品的理解。在這樣大環境下,我們才能找到真正能夠有持久戰斗力的,愿意長期從事教育行業,推動教育創新和變革的團隊。
在趙征看來,目前教育產業還是早期、成長期的狀態,談不上太多白熱化的競爭。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整個教育產業的規模是2萬億以上,到了2020年可能要突破3萬億。但是其實較大的兩家公司,新東方和好未來一共加起來沒有超過3%的市場份額。這說明尤其頭部的兩家公司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還有巨大的增長機會。
而這些創業期的小公司、中小企業機會更大,因為有很多潛在的細分領域的機會,一些細分的模式、創新的思路還有新技術的變革,可以為教育領域帶來很多改變。現在三位一體的人群:老師、學生、家長,都應該是教育服務的范疇,他們有太多可以改變的地方,效率、體驗、數據統計分析等等,應該說機會大量存在。在一些細分領域,尤其是比如早幼教、職業教育、素質教育,包括人工智能,都存在巨大機會。一定會有創業者在細分領域出現,甚至將來可能比新東方做得更大更強。在未來10-20年,可能會出現上百家這樣的優質公司,在中國內地、香港,甚至美國上市。關鍵是要做出差異化,要真的理解客戶群體,設計出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來,就一定能夠做大。教育的屬性是這樣的,就是要回歸初心的。
全產業鏈投資布局,定位六大投資方向
在談到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的成立時,趙征表示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歷經25年的發展及12年的上市進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投資經驗和成功案例后應運而生的。以往大量的投資并購、資本運作都是由新東方的自有資金來完成的。但是現在有了更大的平臺,更大的市場機遇,需要用更加市場化、更加專業、更加高效獨立的機制,來做整個教育文化產業的布局。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由此誕生了。
該基金的策略就是要做全產業鏈的布局,包括與跨行業的交叉融合,圍繞新東方核心戰略發展的基礎,將教育產業鏈上下游乃至延伸到大文化產業共存、共生、共同發展的理念執行下去。主要的思路和方向,是要做獨立的投資平臺,2018上半年新東方在中信集團、工商銀行、張家港政府產業基金、諾亞財富、前程無憂等一系列頂級金融機構、政府引導資金和優質上市公司的共同支持下,完成了十五億規模的人民幣產業基金,將要用相對更加市場化的方式來迎接未來教育產業變革的挑戰。
趙征指出,在此基礎上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的方向定位于六大領域:早幼教、K12、國際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和教育科技。
新東方一直以來引領著教育行業的發展,確立了行業標桿。新東方較早做了在線教育的嘗試,較早把早幼教、國際游學、留學這些不同的產業鏈做了整合和打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創新示范作用。但是,新東方的基因、資金、資源都是有限的,也一定有不擅長的細分領域和創新模式。新東方需要考慮未來的五年十年,新東方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趙征表示,新東方作為最具多元化、綜合性的教育集團,將作為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的大后方,發揮整個產業優勢,調動全集團的資源,幫助投資合作企業和合作伙伴實現共贏。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優秀創業者,尤其想在教育領域有所作為的人才,能夠得到新東方在資金及各種資源上的幫助,這促使我們要做全產業鏈的投資布局。我們一定要深入當中作為支持者、推動者的角色。如果要扮演好這個角色,那就一定不是簡簡單單的個體或者個體的公司。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要做的就是把我們的品牌、資源、資金、經驗、教訓,真正帶入到企業發展中去。
關注有教育情懷、有好產品的創業者
教育不是一般的商品,也不是一般的消費過程,需要有很強的責任心,要真正用良心和責任做事情。教育創業者在設計、研發產品和開展運營服務的同時,要把這份責任心放在其中。如果想做得長久、做出好口碑,這些就要融入到血液當中。趙征指出,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在投資目標選擇上會關注以下幾點:
1、要有教育情懷
在目標的篩選和選擇上,我們有套自己的方法論和邏輯,我們希望找到最有情懷、能夠長期從事教育的創業者和變革者,來成為我們的戰略投資合作伙伴。
2、要有真正的好產品
創業者要具有商業化思維和思路,能夠真正地把教育產品設計好,內容的研發必須非常扎實,且有創新、有獨特性,有對目標人群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3、完整的運營服務體系
教育產業重要的是服務的屬性,需要有完整的服務體驗和長期、可持續的服務支持。
4、要有可支撐數據
我們希望創業者能夠有一定的業務和財務數據的積累,能夠驗證它對用戶的理解,能夠驗證它的商業模式。
同時,趙征也表示,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主要選擇投資A輪以后的項目,我們基本上不投天使的項目。原因很簡單,教育的門檻其實特別低,真的是很多人都可以做的,但是很難說你將來會發展成有持續價值的、有長期完整服務的、真正的好產品。我們需要一定的業務數據來證明,甚至一定要有財務數據,才能看到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有價值,還是偽概念。在創新思路、創新技術的支撐下,真正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哪怕只是很小一部分的精準人群,我們可以不追求這部分的人的數量,但是一定要看到有這樣的認可度。我們想看到的是,通過一年、兩年、三年的時間打磨出來的產品,核心用戶能真正有口皆碑的傳播,不是靠高額的廣告來獲客,而是靠自己有效的獲客手段,能夠抓住細分市場和傳播渠道,能夠讓核心的這批種子用戶得到優質、最豐富的服務,這是重要的。
教育投資要回歸理性,未來教育行業將更加利好
經濟環境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波動,趙征認為,這在經濟周期當中是非常正常的,國際國內都會有,相信是在大家可接受、可預見的范圍內的。教育產業肯定也會受到影響,在教育投資領域,重要的是大家要回歸理性的狀態,回歸初心。
從2014-2016年,整個的資本環境太過瘋狂,泡沫太大,所以造成了很多創業者盲目的自信,或者說資本助推了很多不應該有的發展節奏,不應該出現的一些行為動作方式,造成了很多的企業其實是在透支它的未來。真正到了2017-2018年,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都出現比較大的波動,甚至出現倒掛現象。創業者、投資人都慢慢地回到相對比較理性的狀態。這一定是在助推,也在逼迫創業者和投資人,要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事業。
在趙征看來,當下反而是比較好的時機,讓大家在回歸理性的同時,開始苦練內功,把產品打磨好、用戶服務好、現金流管好,把商業價值做出來。一定是有付費用戶才是核心價值,不付費到付費、活躍、流失、復購,用戶在告訴你哪些東西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他認為,未來的2019-2020年,將有更好、更健康的發展狀態。我們反復強調教育重要的是健康,不是一味的簡單的增速和每個月的GMV,它是由一系列健康的動作行為帶來的健康指標構成的。教育行業是需要良心,需要責任心,需要長久去做的,而不能一蹴而就的賺快錢。所以我覺得投資人和創業者都逐漸地明白這個道理,可能幾年以后再反觀現在,它有可能是個分水嶺,也有可能是大家回歸理性的很好的時機和節點。
要回歸到教育本質,才能走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