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_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提升上市公司品質,深度解讀《中國ESG發展白皮書》

2022-04-25 09:23

 【前言】歷史無數次證明:一個國家的強盛必須有鞏固的上層建筑和堅實的經濟基礎,二者密不可分。古人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一面鏡子,它讓我們從中看到過去和現在,也在警醒著我們的未來。

  約翰·S·戈登在《偉大的博弈》序言中寫道:從世界范圍看,資本市場的產生和發展是與社會化大生產緊密相聯的。從馬克思有關虛擬經濟的論述,到后來產生的各種經濟學理論,都對資本市場在現代經濟的作用進行過不同角度的闡述。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資本市場不僅提供了企業籌集資本的場所,也是實現社會資源配置的工具,并且還起到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作用。

  在第53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證券時報正式發布《中國ESG發展白皮書(2021)》(以下簡稱“白皮書”),致力于提升資本市場及社會各界對ESG理念的認同,推動市場各方積極共建ESG良好生態。白皮書由證券時報旗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負責編制。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ESG發展白皮書》顯示,從2009年到2021年,披露ESG相關報告的A股上市公司從371家增至1112家,ESG信息披露的主動性逐年上升。

  近年來,監管部門多措并舉,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成績凸顯。不過也存在信披標準不統一等不足之處。加強ESG信息披露,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雙碳目標實現。

  一、ESG釋義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基于ESG評價,投資者可以通過觀測企業ESG績效、評估其投資行為和企業(投資對象)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貢獻。

  ESG的概念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2005年一項名為《Who Cares Wins》的研究首次提出ESG這一專有名詞。

  中國ESG領導者組織于2019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是由新浪財經牽頭發起,聯合中國ESG領域表現卓越的企業共同組建的商業領袖企業組織。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ESG投資起步較晚,初期規模較低,但近年來增長趨勢明顯。根據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報告,截至2020 年10 月,中國ESG市場規模約為13.71萬億人民幣,比2019年統計增長約22.9%,其中綠色貸款規模占比超過80%。

  ESG既是一種包含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的評價體系、企業行動指南及投資方式,也是近年來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到金融市場、微觀企業層面的具象投影。白皮書提出,ESG雖然發源于海外金融市場,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尤其在“雙碳”目標、共同富裕等戰略背景下,中國ESG發展將迎來歷史機遇期,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特質的“ESG中國標準”也有望持續完善。

  二、發布背景

  4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指出,“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在溝通內容中增加上市公司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信息。”

  4月20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目前,證監會要求披露ESG相關信息,主要是基于自愿原則。上市公司應該積極披露更多的ESG信息,披露的信息準確又多的情況下,有利于投資者準確判斷公司今后發展的可持續性。

  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4月21日在海南博鰲開幕。ESG被列為本次年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國際知名會計服務機構畢馬威中國ESG報告和鑒證服務主管合伙人朱文偉表示,ESG理念在全球的影響力正逐步提升,并產生連鎖反應,“ESG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從未像現在這樣緊迫。”

  本屆年會將重點關注亞洲區域協作發展、全球經濟復蘇、雙碳與ESG、能源革命、抗擊疫情、制造業轉型、數字經濟等議題。作為一家國際知名會計服務機構,畢馬威也受邀參加本次年會,并通過云端交流、線下參會、媒體發聲等多種形式參與博鰲亞洲論壇,與參會各方人士交流互動。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也參加了這場論壇,并在論壇上透露,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委員會(ISSB)計劃年底出臺一套ESG披露的準則,這個準則很可能會被全球采用,目前已經在國際上征求意見,預計2022年年底發布。

  “每個公司都可以說自己ESG做得好,但是憑什么呢?與會計準則相似,ESG披露也需要一套準則。在披露時,也要將標準、愿景等披露出來,比如將通過什么辦法、達到什么目標,這樣投資者才能更好地判斷。”方星海說。

1.jpg

  方星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分論壇“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行時” 方星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來源:證券時報  宋春雨/攝)

  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畢馬威希望借助博鰲亞洲論壇與亞洲及全球各界人士加強交流溝通,為推動全球團結合作、共同發展貢獻力量。據悉,畢馬威中國即將發布第二份《我們的影響力計劃》,該計劃將披露其從2021年首次公布ESG承諾以來所取得的進展,也將展示畢馬威中國未來如何攜手政府、企業,共同推動ESG在中國加快發展。

  有專家指出,加強ESG信息披露,一方面有利于推動企業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內部治理等因素,幫助優化企業自身經營和發展戰略,從而提升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另一方面,隨著ESG標準作為投資決策的必備參考指標,ESG賦能企業商業價值,表現較好的上市公司將獲得資本市場的長期支持,從而加快做優做強的步伐。

  關于加強ESG信息披露的必要性時,專家強調,首先,促進上市公司轉型。ESG的定期信息披露將促進石油、化工等行業能源結構的優化,推動其低碳減排力度,優化生產過程、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其次,增強上市公司責任感。ESG信息披露對企業和利益相關方具有雙向促進作用,將幫助企業建立穩健的利益生態圈,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定期信息披露可以倒逼企業增強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間接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

  關于如何進一步優化ESG信披體系,專家進一步表示,上市公司通過增加定量信息的發布并提高披露信息質量,來為投資者提供更有效的ESG相關信息;建立ESG數據庫,對ESG信息和數據進行更有效的收集與管理;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參與碳交易、投身綠色金融時,需在年報和半年報中提高有關碳排放數據的信息披露數量和質量。

  三、《白皮書》解讀

  白皮書共分四個章節,分別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浪潮的ESG聚焦,中國可持續金融政策的治理實踐,中國金融機構ESG創新實踐,中國上市公司ESG管理融入。第一、二章聚焦在全球ESG發展起源背景以及中國在近十年加快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過程中所構建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框架情況。第三、四章則以優秀金融機構以及A股上市公司ESG實踐案例為對象,探索了當前中國ESG市場現狀。

  白皮書顯示,隨著國內加入UN PRI(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的資管機構持續增長,ESG主題基金加速擴容,國內ESG投資呈現明顯升溫態勢。截至2021年底,已成立的ESG主題基金達200只,總規模超2578.4億元,ESG主題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不俗,近兩年、近三年可統計業績的ESG基金平均回報率均超過30%,并涌現出不少業績“翻倍基”。

2.jpg

  《中國ESG發展白皮書(2021)》PDF版截圖(來源:證券時報網)

  白皮書還顯示,近年來主動披露ESG信息的A股公司數量逐年增加,占比逐年提升,2020年A股ESG報告披露率達到27%,為歷史最高水平,預計2021年A股公司ESG信息披露數量和占比將繼續創新高。從行業看,金融行業發布ESG報告的上市公司數量、披露率均位居首位;從企業屬性來看,國有企業ESG信息披露意識較強,總體披露率達41.63%,其中,央企ESG信息披露率為53%,地方國有企業ESG信息披露率為37%。

  近年來,A股頭部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識明顯增強。據頭豹研究院研報數據,滬深300的上市企業的ESG報告披露率在過去10年間逐年上升,由2011年的50.7%逐步上升至2021年的83.3%,遠高于A股上市企業整體25.3%的披露率。

  提倡ESG,事實上是希望通過市場手段來解決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巨大挑戰,引導企業推行相應的可持續戰略和規劃,在微觀層面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進而在行業和宏觀層面上實現國家產業和經濟目標。

  不過,ESG信息披露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問題。ESG投資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比國際主流信息披露標準,我國整體ESG發展尚未形成統一的ESG披露標準體系,其問題主要體現在整合法規不完善,披露標準不統一等方面。

  國內ESG信息披露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信披制度不統一,質量參差不齊。第三方審計有待提升,指標覆蓋率較低。ESG評估評級缺乏系統性。

  此外,關于ESG信息披露,A股上市公司以自愿披露為主。強制性披露是否會成為趨勢,引來市場熱議。目前,國內ESG信息披露主要遵循自愿的原則,暫時還未要求到同步國際ESG準則或者強制披露的地步。考慮到目前國內ESG信披體系還尚未完善,ESG披露應該更多地依靠市場的力量,促使企業更好地遵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從而使得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ESG信息強制披露將成為大勢所趨,嚴峻的氣候變化形勢與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增加促進披露強制化,海外ESG信息披露已為普遍強制要求。

  我們來看個例子:4月22日,希爾頓集團發布《2021年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ESG)報告》,向社會公示集團在過去一年中ESG核心議題下的項目進展,同時承諾向著凈零排放目標不斷前進。希爾頓集團于2021年連續五年在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評比中成為全球產業領導者。

3.jpg

  希爾頓集團2021年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承諾框架(來源:希爾頓集團官網)

  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方面,以2008年數據為參照,2021年希爾頓集團旗下管理酒店共計減少49%碳排放,用水量及填埋垃圾分別減少39%和70%,在社會影響方面,希爾頓集團在卓越職場研究所2021年 “全球最佳職場”評選中名列三甲。在公司治理方面,希爾頓集團不斷推進和衡量公司治理的的目標。公司治理是強化集團業務核心的穩定力量。從董事會和管理領導,自上而下,集團運用先進的公司治理經驗,確保業務運營中責任落實到位、誠信正直和公開透明。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回答2022博鰲亞洲論壇主持人艾誠提問時說:比如說我們現在也有很多公司到境外上市,到美國上市,到香港上市。這些國家和地區都非常有可能在這兩年之內采納國際披露準則。那么中國公司要去上市,就按照那些準則在那邊披露了。你要不披露,那你就上不了市,上不了市你就得不到國際資本的支持。那大家說,這個好像披露我公司披露就行了,不就很簡單嘛,其實沒那么簡單,所以這些基礎的數據要沒有的話,你這個公司想披露也不見得披露得了,所以有很多基礎都要做,所以這個是對境外上市就會產生這樣一個影響。

  另外像Blackrock(貝萊德)他們就是已經非常清楚了,以后就是投資的時候,它會非常看重這個公司ESG的情況。那么現在國際的投資者,投資中國公司還要看這個,如果你這家公司沒有披露,或者披露的標準不高,披露的質量不好的話,他可能就不投資,這對我們的這個企業的估值會有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然后再進一步發展更嚴重的就像歐盟國家,已經開始碳稅,我們中國企業和中國出口到歐盟,歐盟國家就要根據中國企業披露的這個情況來征稅,如果披露很差,或者披露出來的排行很厲害,要交的稅就很高。所以這個準則的推出,就是跟我們國家今后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大的一個影響,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每年公司披露的時候,要針對其遠景目標,比如說達到了什么目標、通過什么辦法等,這樣才能便于投資人判斷這家公司是不是在ESG嚴肅認真的。那么IFRS這套標準在年底披露出來以后,接下去各個國家肯定是一個自由采用的一種模式,跟國際會計準則一樣,它不是強制性的采用方法。

  在美國,美國證監會已經披露一套準則,基于國際準則做了一些修改,修改也不是很大,他們準備也是年底實施。對于這些重要的公司,他們要求2024年一月份就要對過去一個會計年度的所有的ESG,按照準則進行披露,那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做到。

4.jpeg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回答2022博鰲亞洲論壇主持人艾誠提問(來源:央廣網)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4月21日,中信股份(00267.HK)發布2021年ESG報告,全面展示公司在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舉措,呈現公司推動ESG理念融入公司治理和業務經營全過程的突出成果。

  這是中信股份連續第八年披露ESG報告。報告顯示,中信股份已將ESG管理納入風險管理、戰略規劃等范疇,并進一步加強披露的精細度、透明度和專業度,首次報告了氣候變化應對措施,環境責任數據披露從往年的8項增加到196項,員工責任數據披露由往年的32項增加到103項。

  2021年,評級機構MSCI將中信股份ESG評級從BB級提升至BBB級,這是中信股份ESG評級在兩年內第二次提升,也是中信股份持續加強ESG管理的階段性成果。

  截至2021年末,中信銀行綠色信貸貸款余額2,054.25億元,增幅122.80%。中信證券作為首批碳中和綠色債的主承銷商,助力多家企業碳中和綠色債成功發行,發行規模合計70億元。

5.jpg

  中信戴卡秦皇島鋁車輪六號生產線(來源:新浪財經)

  中信股份通過持續推動科技創新,提供優質產品服務,努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業集團。中信重工、中信特鋼和中信工程等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在高端制造、特種材料、智能建造等領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中信戴卡秦皇島鋁車輪六號生產線獲評全球鋁車輪行業首個“燈塔工廠”。

  降低排放方面,中信重工完成機械泵真空改造和蓄熱式加熱爐改造,節約綜合能耗達6,820噸標準煤,預計二氧化碳年減排量達18,760噸。

  方星海在論壇上表示,目前ESG國際準則正在征求意見的階段,中國證監會通過國際證監會組織,把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形成建議提交給ISSB,建議該機構在頒布準則的時候,要充分考慮中國這類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今年10月份,國際證監會組織會專門召開理事會討論準則。中國證監會是該組織理事之一,會進一步反映中國的實際情況。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跟發達國家在ESG方向上是一致的。未來,中國企業的披露水平得以提高,基礎條件得到改善,國家制定環保相關政策也會有更好的數據依據,形成互相促進的作用。”方星海表示。

  方星海進而表示,現在中國證監會也要求披露ESG信息,但是是基于自愿的原則。“還未到按照國際披露準則或者中國證監會自己定一個披露準則強制披露的地步,這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央企、國企在構建可持續發展的ESG方面走在前列,一些企業更多把ESG看作是一種附屬的社會責任或者是慈善,并未將ESG嵌入到企業主業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社會責任局,負責研究提出推動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政策建議,指導所監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在委內專門設了一個社會責任局,相信在下一階段,對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創造社會價值進行經營業績考核會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和方向。

  國有企業、中央企業一方面把社會責任作為對社會的貢獻,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約束,而且也有企業在綠色發展中獲得成功的案例。比如,有些企業在治理結構當中是成功的典范,這為企業贏得了上下游客戶一致的信任,企業平時注重合規、治理和防風險等,實際上它對企業是有益的。比如說在地震、火災等發生時,一些捐贈數量比較大的企業,有益于增長企業在當地的商譽,這種商譽是有回報的。還比如,我們的中央企業在海外當地履行種族平等、男女平等等,這些都有利于企業在國外營造好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四、持續推進ESG信披

  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和ESG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ESG?

  綜合多位業內人士觀點,從全球發展趨勢看,ESG信息披露框架正逐步走向融合與統一,多個國家和地區或采用國際ESG披露標準。

  目前,加快制定適用于我國的ESG信息披露標準成為市場共識,多部門持續推進ESG信息披露工作。

  在談及A股是否將強制披露ESG報告時,方星海表示,證監會目前還沒要求與國際ESG準則同步或強制披露,但這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上市公司ESG強制披露需在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領導下,各個部門進一步協作。

  監管部門始終持續推進ESG信息披露工作。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研究穩步推進ESG信息披露相關工作,推動上市公司引領綠色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提升治理水平。

  目前,境內尚未出臺專門ESG信息披露規則,但已在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和定期報告內容與格式準則中,對實為ESG內容有一定提及,并明確鼓勵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總體看,相較于已經比較成熟的財務信息披露,境內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處于起步探索階段。

  專家認為,ESG逐漸成為衡量企業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標準之一。企業無論處于什么階段,能創造的社會價值越大、解決的剛性需求越多、持續創造ESG價值的能力越強,生命力和盈利能力也會越強,能吸引更多資源,從而有助于企業自身更好發展。

  五、結束語:提升上市公司品質

  證券時報此次編制發布的白皮書,充分發揮主流財經媒體的優勢,通過對上市公司進行實地采訪和調研,將典型行業、典型企業的ESG分析報告納入白皮書,并邀請了嘉實基金、盟浪、秩鼎技術、尚責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從ESG投資、ESG評價體系、上市公司ESG報告等角度,對中國ESG發展建言獻策。

  2022年3月份,國內ESG政策和市場面均有新變化。

  政策方面,全國兩會期間多位政協委員提出ESG相關提案,建議開展ESG評價研究,出臺ESG標準指南。市場方面,ESG主題基金規模繼續擴大,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的資管機構持續增加。與此同時,ESG報告標準也有新動態。

  宏觀面持續釋放積極信號,但上市公司ESG風險卻持續走高。

  根據Wind數據顯示,3月份共有220家上市公司發生了271件ESG風險事件,上市公司ESG風險指數累計值為1046.65。與前兩個月份相比,風險指數大幅上升。其中,董事會治理失效成為推高當月ESG風險指數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月1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十四五”期間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行動方案針對ESG提出,要在行動期末達成“上市公司環境責任意識得到提高,ESG信息披露形成規范體系”的目標。行動方案對上市公司ESG知識培訓,深化ESG投資,開展ESG國際合作等內容進行了專門闡述。

6.png

  上交所“十四五”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ESG相關內容(來源:上交所官網)

  3月份,社會(S)維度的風險指數累計為438.7,比2月份增長36.9%。治理及管理(G)維度的風險指數累計為572.35,比2月份增長59.2%。S和G維度風險值的大幅上升導致3月份上市公司的ESG風險走高。

  在善擇云的監測體系中,社會維度包括員工責任、安全責任、供應鏈責任、消費者責任4個二級指標。治理及管理維度包括董事會治理、信息披露、內控與合規、公平運營、業務連續性、責任管理、分支機構違規7個二級指標。

7.png

  2022年1-3月ESG各維度風險指數比較(來源:善擇云)

  深入分析社會、治理及管理兩個維度的風險事件,筆者發現,與前兩個月相比,歸屬于治理及管理維度的“董事會治理”指標變化最大,發生在這一指標下的風險事件數在3月份大幅增長。這表明,董事會治理失效是推高3月ESG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月份有29家上市公司發生“董事會治理”風險事件,事件數遠高于2月份。風險點具體表現在董高監貪腐違紀、董高監違規交易股票、董高監發生內訌、重要管理人員離職等。穩定的董高監治理架構和科學的決策機制是企業健康運行的基礎,也是投資者評估企業價值的重要參考,反之亦然。

  基于宏觀面動態和月度上市公司ESG風險表現,需要對上市公司提升ESG治理水平繼續作出改進建議:

  第一,提升董事會治理成效,夯實發展基礎。

  第二,強化ESG知識儲備,開展投資者ESG溝通。

  第三,細化ESG風險因子,監測自身風險壓力。

  隨著A股機構投資者、外資機構占比的持續提升,中國資本市場整體對ESG(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的投資理念)的關注度在快速提高。

  對上市公司而言,落實ESG工作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加強ESG信息披露也是多角度展現公司價值的一種方式。與此同時,ESG逐漸成為投資者的重要參考依據,作為更加貼近本土市場的信息來源,國內ESG評級體系亟待建立。

  ESG信披是上市公司的一種社會責任,我們期待A股上市公司品質越來越高!

  (本文數據來自Wind資訊、新浪財經、中國碳排放數據庫、證券時報、上交所、善擇云等)

  (本文圖片已標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來源:資鯨網 作者:世紀浪人)

消息來源:資鯨網-世紀浪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疏勒县| 泾川县| 洪泽县| 于都县| 饶阳县| 平泉县| 闵行区| 夏河县| 丁青县| 涡阳县| 淳安县| 溧水县| 大理市| 松阳县| 桓台县| 大兴区| 石阡县| 金华市| 西和县| 湄潭县| 科技| 潢川县| 象州县| 大新县| 改则县| 财经| 玛多县| 海城市| 本溪| 麻城市| 福建省| 鹿泉市| 凉山| 汪清县| 阳曲县| 宿迁市| 嫩江县| 阿拉善右旗| 南溪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