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_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探訪昌平生命園:產業巨頭集聚的秘密

2022-06-27 15:53

近兩年,新冠疫情多點散發,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核酸檢測、新冠疫苗等產業企業快速走進公眾視野,而一批企業通過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展現了責任與擔當。

“作為國內一流的生命科學研發和產業聚集區,生命園的特色,決定了我們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未來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生命園服務處處長靳浥告訴記者,從2020新冠疫情以來,園區涌現一批優質企業,積極發揮科技優勢,投身科技戰疫一線。

據靳浥介紹,生命園目前已有10家第三方醫檢所獲得核酸檢測機構資質,是北京市核酸檢測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疫情緊張時,園區內檢測機構的每日檢測量數百萬人份。除了服務北京市民外,不少機構還在支援全國其他省市的防疫工作。

在2020年2月疫情暴發初期,園區企業北京卓誠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通過國家藥監局的應急審批通道,拿到了核酸檢測試劑產品的上市證書,這也是北京市第一款獲批的核酸試劑檢測產品。

同時,在新冠抗原檢測產品、新冠疫苗和藥物等一系列與疫情相關的產品和藥物研究方面,園區入駐企業都在積極發揮作用,均有產品在第一時間獲批上市或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為全國甚至世界抗疫事業貢獻了力量。

生命園全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是于2000年啟動建設的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也是全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創新高地。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生命園走過了一段不斷聚集、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成績斐然。

2021年,園區醫藥健康規上企業實現收入240.6億元,同比增長27.2%,帶動昌平區全區醫藥健康產業收入達到717.1億元,同比增長22%,跑出了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加速度。

 

頂層設計+機制保障

 

生命園之所以能夠有條不紊地踐行發展目標,離不開其準確的定位和一系列相關政策的支持。據靳浥介紹,近年來在北京大力發展高精尖產業、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生命園也經歷了三個關鍵節點。

2018年,北京市發布《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并將醫藥健康產業確立為北京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這也賦予了生命園新的定位和新的職責。

2019年,按照北京市總體部署,生命園實施了管理機制改革,成立了生命園管委會,統籌園區公共管理服務;由相關國有平臺公司分別負責園區開發建設、產業服務和物業管理;同時引入市場化第三方專業團隊,支撐園區產業運營和服務,提升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運營水平,形成了“管委會+平臺公司+專業團隊”的新機制。管理機制的改革為生命園新一輪發展賦予了新的活力。

2020年,北京市全面推進“兩區”建設,生命園及周邊10.26平方公里范圍納入北京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形成了三大國家級功能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自貿試驗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政策疊加優勢,這也為生命園向著更高目標邁進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除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產業集聚效應外,醫藥健康企業的發展還離不開高端專業人才的持續供應。生命園的發展,無疑得益于整個首都的人才優勢,特別是生命園位于昌平和海淀兩區交界處,銜接著未來科學城、中關村科學城這兩大科學城,地理位置更加得天獨厚,不僅距離北大、清華等頂尖名校較近,周邊還聚集了諸多在生物醫藥相關領域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等。

靳浥強調,“在基礎研究方面,生命園已經落地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國家蛋白質研究中心等一批在全國、全球都享有盛譽的科研單位和新型研發機構。這里本身就是一個高層次人才聚集的地方,這確實是得益于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的布局。”

科研機構云集,也是吸引產業企業的關鍵。2015年入駐生命園的泛生子就是典型代表,這是一家成長在生命園的創新驅動型、癌癥精準醫療企業。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思振告訴記者,公司2013年成立時,在亦莊設立了研發中心,潛心做科研。當時,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一、二期建設已成規模,陸續入駐了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以及諾和諾德等跨國大藥企的研發中心。

王思振說,“園區功能定位清晰,具有國際化視野、產業集聚等綜合優勢,十分符合泛生子的企業定位及發展需求,園區注重創新的活力面貌也與我們‘探索 應用 改變’的企業精神不謀而合。再加上昌平區政府及生命科學園區優渥的創業扶持措施,在綜合考量后,最終決定在2015年將總部落在這里。”

在這里,泛生子也實現了業務的蛻變。前期的研發成果實現了產品轉化,搭建了自己的商業化團隊,開始與更多醫院展開合作,癌癥精準醫療的市場教育也順利得到開展。王思振告訴記者,園區為泛生子的發展,除了給予政策與資金上的扶持,還幫助企業引進、留住人才,并搭建技術、服務與交流平臺。作為昌平區科技產業母基金,昌發展基金聯合合作基金,為我們發展過程中引入資本、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如何將人才吸引到生命園并且留住,除了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保障性措施外,靳浥認為更關鍵的因素是,能否做到人盡其才,“大家要覺得在這個地方有舞臺,有創業發展的空間,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我覺得這對人才吸引是最重要的,這需要政府和市場同步發力,共同搭建這樣的平臺。”

靳浥舉例道,“對于初創型的Biotech公司來說,他們并不能自己解決所有的問題,很多技術平臺和服務平臺是需要統籌搭建的。比如中國的原創藥要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一個關鍵點就是需要突破臨床,臨床也是Biotech公司在實現商業化的過程中,最費時間、財力和人力的過程。針對臨床試驗周期長、門檻高、國際化互認程度低等痛點,2020年,按照市、區兩級的布局,昌平區與高瓴及其全資控股平臺高博醫療合作,在生命園搭建了北京第一家,專門專注于臨床轉化和臨床研究的國際研究型醫院,隨著臨床領域的突破,這里未來一定能夠誕生更多的創新藥、救命藥。”

王思振告訴記者,園區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先行先試,通過制度創新、服務創新,讓園區的創新資源要素不斷積累、不斷豐富,持續聚集優質企業、頂級研發機構,匯集了一批頂尖科學家和海內外引進的高端人才,入駐了數百家創新型醫藥健康企業,成為北京的生物醫療產業創新“高地”,產業集聚及創新溢出效應明顯。

 

當科學家遇見企業家

 

經過20多年的產業培育和浸潤,生命園成長出諸多知名藥企。百濟神州作為其中代表,是生命園獨特的科學家+企業家模式成功的經典范式。

2005年,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北生所)作為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實驗田,落地生命園。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北生所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潛力已經躋身到世界領先水平。

2010年,北生所所長、中科院外籍院士王曉東院士,和生命園內一家知名CRO企業創始人歐雷強先生,共同在生命園創立百濟神州,開啟了從原創科研成果轉化到商業化的歷程。經過十多年發展,百濟神州也從一個十幾個人的初創公司,成長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在三地資本市場上市的大型創新藥企。靳浥總結道,“生命園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聚集了一大批頂尖的研發機構和高層次人才,能夠為產業發展,特別是創新型藥企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百濟神州從研發階段邁入商業化階段的轉型期,也是研發和產能規模擴大最為迅猛的關鍵時期。對此,靳浥表示,“現在百濟神州在生命園的研發人員已經超過1000人,研發中試空間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為園區,最重要的就是要為企業提供優質的空間和載體,因此在市、區兩級的支持下,百濟神州新的2萬多平米研發中試中心已經獲批,預計于今年9月正式落地開工。”

另一家生命園內的上市公司諾誠健華的發展也呈現出“加速度”,入駐生命園僅僅5年時間,諾誠健華就從一家初創型企業成長為一家上市公司,同時其首款創新藥奧布替尼在企業上市前,就獲得國家藥監局上市批準,實現了藥品和企業的雙上市。這在業界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跡。

靳浥表示,“目前園區集聚的企業,很多都是知名科學家,或者大學教授、醫療專家創辦的原創型的藥企,這些企業通過跟資本、企業家、產業界的融合,從早期的科技型公司,逐步走向企業上市、藥品上市,最終實現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企業的發展壯大,這就是生命園企業的發展特點。目前園區內由知名科學家創辦的企業已經超過50家了。”

為了幫助這些科學家把最重磅的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最終實現商業化,生命園引進了一系列專業化團隊來進行產業運營服務。由不同領域業界精英和團隊創辦的新生巢創新中心、飛鏢國際創新中心、荷塘生華細胞與基因治療創新中心等專業服務平臺,目前都已在生命園落地。這些平臺將把國際國內市場化的創新要素有效地導入到園區,進一步幫助科學家鏈接這些資源。

靳浥介紹道,“專業的人,加上專業的團隊,建設若干專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讓這些平臺去幫助科學家鏈接資本、中介服務、CXO服務等國內外創新資源,生物醫藥企業在一個區域很難解決所有的問題,他們需要這些專業的平臺去鏈接全球的創新資源和要素,這樣企業才能打通產學研用各個環節,科學技術才能真正變成產品。”

 

產業創新生態蛻變

 

現在,昌平區圍繞發揮生命園創新優勢,制定了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倍增行動計劃,到“十四五”末要實現產業收入翻一番的目標,也就是全區醫藥健康產業收入要超過1400個億。在空間方面,在“十四五”期間要釋放出3000畝的產業空間來承接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未來全區總體承載空間將超過1萬畝。

在入駐企業方面,目前生命園共有500多家醫藥健康企業,整個昌平區則超過800家。靳浥表示,“下一步,我們要以生命園三期的開發建設為重點,統籌整個昌平區的產業空間資源,逐步拓展發展縱深,逐級滿足創新型企業從幾百平米的研發空間、幾千平米的中試空間到上萬平米的生產空間,讓醫藥健康創新成果能夠就近就地轉化,持續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生命谷。”

在重視企業數量聚集的同時,生命園對企業質量的發展也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我們還要更多培育一些有競爭力的頭部企業,到“十四五”末,力爭整個生命谷地區醫藥健康上市公司達到20家,讓更多企業實現產品和公司雙上市。”

落戶生命園這幾年,泛生子也明顯感受到生命園的變化。首先,形成全產業鏈,產業越來越多元。園區近年來充分借助“兩區”建設政策紅利,加強園區的產業前瞻性布局,推進生命科學創新和醫藥健康產業的協同發展,促進產業能級躍升,在醫藥、醫療領域聚集了基礎研究、中試研發、生產流通、終端醫療的全產業鏈資源,產業體系初具規模。

其次,園區配套設施及服務越來越完善。園區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推出優渥的人才政策,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進出口、科技金融超市等各種服務平臺,從原料進出口到科技成果轉化,再到資本運作,為園區內企業提供細致周到的“一條龍”服務。目前,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建設已啟動,建成后將系統提升周邊交通、醫療等配套服務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及企業落戶昌平,扎根生命科學園。

三是,園區建設越來越國際化。堅持國際化視野,引入國際創新要素及海內外專家人才,拓展國際業務,培育諸多面向全球市場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逐步構建了面向國際的生物醫療產業創新生態圈,無論是園區整體建設水準,還是一些入駐企業的科研水平、產品創新能力,都居于國際領先水平。

根據王思振的觀察,這片創新的土壤,創新生物藥、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疫苗、RNA等新興產業、企業之間的聯動越來越緊密,形成了一個生物醫療產業創新的生態圈。“得益于園區為我們搭建的各類開放平臺,及為我們提供的企業參觀學習、業務交流機會,我們與園區內的上下游企業,如耗材供應商、儀器供應商之間開展業務合作,打通供應鏈平臺;也與很多藥企實現不同程度的業務互動及戰略合作,如與園區內博雅輯因、諾誠健華等藥企,就藥物伴隨診斷達成了合作。”他說。

消息來源: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临高县| 怀仁县| 大同市| 永胜县| 聂拉木县| 敖汉旗| 衡山县| 礼泉县| 辉县市| 丰原市| 桐庐县| 凌海市| 辰溪县| 加查县| 颍上县| 正镶白旗| 房产| 娄烦县| 平远县| 西畴县| 始兴县| 嫩江县| 鹤峰县| 清水河县| 柘荣县| 黄山市| 葫芦岛市| 宜春市| 剑川县| 宜章县| 即墨市| 修水县| 青海省| 黄大仙区| 台南市| 突泉县| 六盘水市| 克东县| 江川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