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_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打造開放性、國際化、有活力的創新生態

2022-06-27 16:05

位于北京西北部的昌平,自古以來就是北京的門戶重地。這里文化底蘊深厚,擁有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大運河源頭3處世界文化遺產。這里生態環境良好,擁有長達百里的山前暖帶,是首都西北部生態屏障。

如今,有著“京師之枕”美稱的昌平,正因對科技創新的執著追求,展現出歷久彌新的繁榮生機。記者獲悉,近年來,昌平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兩谷一園”創新格局正加速成型。

其中,“生命谷”形成從基礎研究、中試研發、生產流通到終端醫療的全產業鏈聚集態勢,百濟神州“澤布替尼”、諾誠健華“奧布替尼”等一批創新藥走向世界;“能源谷”承擔大飛機預研、能源工業互聯網等國家重大專項;沙河高教園區7所高校新校區全部開學,未來區塊鏈與隱私計算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中心等相繼掛牌成立。

未來,昌平區如何持續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面向“十四五”,昌平區的醫藥健康、先進能源、智能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如何實現新的增長目標?為促進產業發展,昌平區如何打造開放性、國際化、有活力的創新生態?近日,北京市昌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楊仁全就上述話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創新能級全面提升,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記者:去年底,昌平區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了加快建設“四區”(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改革攻堅開放共贏試驗區、城鄉治理協調發展先行區、人文宜居生態優美示范區)的奮斗目標,其中建設“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位列“四區”之首,請問昌平區發展科技創新的優勢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來,北京正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提出“五子”聯動,其中第一“子”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強調要充分激活資源稟賦優勢,彰顯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昌平以服務首都發展為引領,緊扣“五子”聯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了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改革攻堅開放共贏試驗區、城鄉治理協調發展先行區、人文宜居生態優美示范區的奮斗目標,這也是加快打造科教引領、文旅融合、宜業宜居的國際一流現代化新城,成為支撐首都國際化進程、現代化建設的強勁動力源和硬核增長極。

其中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承載區位列“四區”之首與北京“五子”之首形成緊密呼應,充分體現了科技創新支撐引領昌平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們以科技創新為重要驅動力,全力建設好未來科學城,做強北京國際科創中心主平臺;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塑造城鄉深度融合范例;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樹立低碳綠色發展典范;優化提升城市品質,打造服務保障首都功能新載體。

未來科學城作為北京“三城一區”主平臺的重要一極,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昌平區聚焦搞活未來科學城,創新碩果累累,發展生機勃勃,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樞紐型主平臺帶動作用日益突顯。主要取得了三個方面成效。

一是服務構建戰略科技力量,創新能級全面提升。昌平國家實驗室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掛牌運行,奠定了昌平支撐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重要基石。區內還擁有國家蛋白質中心、國家材料服役中心等一批大國重器,全球科技創新高端要素加速聚集。建成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和類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組建協同創新平臺23個。這些研發機構按照全新體制組建,在運行體制、財政支持政策、績效評價機制、知識產權激勵、固定資產管理上體現出“五新”的特點,是國內科技體制改革的標桿。

二是構建“兩谷一園”發展格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生命谷聚焦“生物+”和“數字+”賽道,匯聚了23位院士和200多名頂尖科學家,在乙肝病毒致病機理、細胞焦亡等領域取得了系列重大原創性發現。自2014年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開啟以來,昌平區獲批上市的創新器械達到21個,占全國近13%。能源谷集中布局碳減排、碳中和新賽道,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涌現出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4500伏IGBT芯片等自主創新成果。在國內率先成立了電力大數據創新聯盟等5家實體化運作社會組織,有力支撐了能源領域的國際標準創制和推廣。今年國家電投集團創新基地二期、中兵未來科研中心等開工建設,一季度央企區級稅收增長近5成。沙河高教園區7所高校新校區全部開學,5個一流學科整建制遷入,推動成立高校聯盟,未來區塊鏈與隱私計算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高??萍汲晒D移轉化促進中心等掛牌成立,有效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將高校資源優勢轉化為區域創新發展優勢。

三是堅持“科學+城”理念,創新生態持續優化。昌平區持續推動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配套優質均衡發展,并在人才住房保障、商業配套方面加大投入。搶抓北京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機遇,打造“昌聚工程”升級版,讓各類人才在昌平競相成長、成就夢想。未來科學城國際人才社區加快建設,引進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北師大中小學等“名校名園”26所,新建提級清華長庚醫院等三級醫院13家,面向各類人才分配共有產權房和公租房5萬余套,總規模134萬平方米的地鐵城市綜合體等商業配套將陸續投用。全市首個碳中和主題公園--溫榆河未來智谷建成開園,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發展格局加速構建,為創新發展營造一流環境。

聚焦發展三大高精尖主導產業,快速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記者:昌平區產業基礎雄厚,請問面向“十四五”,昌平區對未來產業發展有哪些設想?

楊仁全: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城市,創新發展是首都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與應有之義。作為北京重點發展的平原新城,昌平享有首都北部創新產業帶、先進智造產業聚集區等新的發展定位,也是高精尖產業發展的主陣地。

目前,醫藥健康、先進能源、智能制造是昌平區三大主導產業。未來五年,昌平區將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把產業布局與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中強調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集成電路、智能制造與裝備、綠色能源及節能環保等方向緊密結合,持續做大醫藥健康產業、做強先進能源產業、做優先進智造產業、大力培育美麗健康產業、融入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同時積極發展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等產業,不斷集聚未來人才、攻關未來科技、發展未來產業,快速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醫藥健康產業是全區成長性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產業,目前生命谷已聚集相關企業800余家,2021年規上企業實現收入717.1億元,同比增長22%。今年,我們制定了醫藥健康產業倍增行動計劃,將圍繞建設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生命谷”,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核心打造前沿技術賽道制高點,以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為核心打造高端器械賽道增長極,以小湯山美麗智造園和美妝創新園為核心打造美麗健康賽道新高地。具體實施全面提升創新能級、推動前沿賽道突破、促進器械賽道升級、加快美麗產業聚集、強化產業要素供給等五大行動,力爭“十四五”末實現收入翻一番,催生核爆效應,奮力跑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加速度。

先進能源產業是全區發展基礎最好的先導產業,在“雙碳”戰略背景下,也是當下新的風口。目前“能源谷”已聚集相關企業750余家,2021年規上企業實現收入2477.3億元,同比增長36.5%。今年,我們制定實施了先進能源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圍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發展提升能源互聯網高成長關鍵賽道,鞏固壯大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風電光伏增長型成熟賽道,儲備布局氫能、儲能、碳固存培育型前沿賽道。具體實施提升創新能級、做強成熟賽道、做大高成長賽道、培育前沿賽道、打造產業生態等5項工程,突破一批能源關鍵底層技術、集聚一批能源領域標桿項目、實現一批先進能源場景示范,努力把“能源谷”打造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一張新名片。

智能制造產業在昌平區有非常好的產業基礎,區內三一、福田康明斯是北京目前僅有的兩家全球“燈塔工廠”,小米智慧產業園整體交付,全區71家企業入選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293家企業入選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近期,我們制定實施了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以小米智能工廠、華為生態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項目為支撐,打造北京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北部增長極。

完善創新生態:強引領、拓空間、優服務

記者:近年來,為了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昌平區推出了哪些舉措?

楊仁全:推動區域創新發展的核心在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們著力打造更具開放性、國際化、有活力的創新生態。圍繞創新政策體系,做好頂層設計和引領,構建“1+1+N”的創新政策體系。其中,第一個“1”是出臺加快推進“四區”建設、支撐北京率先建成國際科創中心,助力提升昌平區和未來科學城影響力的綜合性指導意見;第二個“1”是出臺推進高精尖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N”是支撐上述意見政策的具體專項政策措施,包括升級一批已有政策的2.0版本、加快出臺一批專項產業政策、新研究制訂一批解決企業需求的“靶向”政策?,F已出臺一批支持生物醫藥、美麗健康、高新技術、科創金融、氫能、招商引資等政策措施。

特別是為有效應對新冠疫情沖擊,昌平區出臺實施了“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59條”、“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政策31條”等政策措施,從優化營商環境、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充分發揮優勢企業帶動作用等角度進行全方位統籌,落實落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我們多措并舉培育市場主體,通過“放水養魚”、“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等方式持續激發市場活力。除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之外,昌平同樣也是“兩區”(即北京自貿試驗區及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政策覆蓋區。坐擁“三區”疊加系列政策,昌平全力打造開放創新高地,去中心化臨床試驗(DCT)試點等63項創新政策全部落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全市首批試點12家企業中昌平區占11家,福田等3家企業獲得RCEP原產地證書,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是去年同期的9倍多。

此外,圍繞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聚焦產業共性需求,我們搭建細胞與基因治療中試等各類專業服務平臺,成功引入新生巢、飛鏢加速器等一批專業孵化平臺,提高企業研發創新和技術迭代效率。

第二,要承載產業發展,空間是關鍵。為此,我們制定實施產業用地供應三年行動計劃,統籌用好產業園區開發用地、國有產業用地、集體產業用地等資源,梯次打造雙創空間、中試基地、標準廠房等載體。“十四五”期間,昌平區可開發利用的產業用地超過1萬畝,供應產業用地2500畝以上。重點推動生命科學園街區控規、城市設計和產業規劃融合落地,以京藏、京新高速為主軸,打造國際領先水平的生命谷創新走廊。推動沙河高教園四期等地塊入市,補充一批師生創新創業和高校成果轉化空間,促進校城融合發展。

第三,我們也在不斷打造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服務生態。包括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優化營商環境5.0版措施,1801項事項全部實現“一窗受理”,搭建自貿昌平組團集群注冊平臺,1-5月份新注冊企業11617戶。

今年,我們主動自我加壓、全面拉高標桿,打造“昌快干”主動治理品牌和“昌通辦”營商環境品牌,圍繞服務好群眾和企業,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爭先進、創一流。不斷健全重大項目服務調度機制,設立企業服務管家,精準定制企業“服務包”形成“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機制。目前正不斷形成一批具有昌平特色的好經驗好做法,其中,小米二期項目探索出提前預審、并聯審批、容缺辦理等創新做法,僅用84天就完成了項目供地,形成了拿地即開工的“小米模式”;國際研究型醫院項目創造了從項目簽約、規劃選址、方案設計到開工建設僅用時124天的“昌平紀錄”;中海盈潤薈智里項目實現33個工作日從拿地到獲準預售全部審批流程,創下了昌平區開發建設并聯審批和住建系統審批的“新速度”,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標桿。

在金融服務方面,我們推動創建科創金融示范區,建立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已先后引入紅杉資本、中關村創投等一批知名機構,共有各類基金產品270余支,促進金融、科技、產業緊密結合,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另外,我們也在積極營造良好產業生態,籌辦“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生命科學國際高峰論壇”等品牌活動的基礎上,謀劃好每月招商引資活動主題,提升招商引資質效。

消息來源: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分宜县| 石狮市| 闻喜县| 乌拉特前旗| 名山县| 吴江市| 防城港市| 乌苏市| 布拖县| 青海省| 安泽县| 久治县| 玛沁县| 大安市| 台东市| 阳谷县| 河东区| 沙田区| 若尔盖县| 西林县| 伽师县| 东港市| 平远县| 游戏| 昌吉市| 蓝山县| 乌海市| 宝坻区| 横峰县| 开平市| 德清县| 明水县| 札达县| 宿州市| 固原市| 文登市| 工布江达县| 望江县| 加查县|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