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要杞人憂天,我不是要制造恐慌。
之所以下筆,是因為偶然的一次飯店就餐。偶然地坐在一個靠近飯店廚房門口的座位上;偶然地發現一桶裝著暗褐色地溝油的表面沾滿污垢的白色塑料桶;偶然地看著廚師用桶里倒出的油精心烹飪的炒粉被端到我面前;偶然地意識到,我吃了!我把舌尖上的地溝油吃進了肚子。
隨著中國從農業社會發展至工業社會,自然經濟轉軌為商品經濟,中國人憑著“聰明才智”創造出皮鞋膠囊,人造的雞蛋,塑料做的豬耳,糖漿冒充蜂蜜,豬肉變成牛肉……以地溝油為代表的問題食品屢被曝光,層出不窮,甚至在不知不覺中被消費者習以為常。
近期央視的一檔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取得很大的社會反響,在茶余飯后津津樂道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之時,不知道觀眾有沒有想到,酸菜魚的酸菜是用工業鹽腌的,干炒牛河里的牛肉是涂上牛肉膏的豬肉,竹升面是塑料面,火腿臘肉卻布滿霉菌甚至長蟲子。
食品安全問題的偶然發生,變為屢次,再到必然,歸根到底是消費者對問題食品視若無睹,維權意識薄弱。為了維護我們干凈衛生的餐桌,我們必須在沉默中爆發!我們需要吶喊!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近期見過財經中國網的“舌尖,吶喊”,這是一個讓中國百姓了解食品安全的途徑,一個食品安全問題曝光臺。通過這個平臺,掌握食品生產制作內幕的業內人士和被侵權的消費者都可以到“舌尖,吶喊”網站去發文揭露。由此可見,網站的目的是廣而告之,讓不明真相的民眾認識有毒食品減少和消除不安全的食品!
吶喊!只是要提醒餐桌邊上的朋友們,不要置身度外,誰也不能保證下一個不是你!
吶喊!只是要警告偽劣毒食的生產者,不要心存僥幸,你以為天底下就你一個奸商!
有了“舌尖,吶喊”(http://food.cjzg.cn/)這樣一個平臺,從海量的問題食品信息中,消費者就可以輕松獲取食品安全問題的資訊,可以學習辨別偽劣有毒食品的技巧,可以防止被黑心奸商所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