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9月9日 /美通社/ -- 9月9日至11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眼鏡協會、中國中輕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主辦,香港東方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三十六屆中國國際眼鏡業展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舉行。作為全球眼鏡產業的年度重要盛會,本屆展會以"高端化、智能化、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展覽面積超55000㎡,吸引了近700家國內外優質企業參與,不僅集中呈現了光學科技與產品創新的前沿成果,更成為鏈接全球資源、推動產業協同、服務民生眼健康的核心樞紐。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中國眼鏡協會理事長杜同和指出,當前中國眼鏡產業正處于"從大到強"的關鍵轉型期,中國眼鏡協會將以展會為重要抓手,錨定"建設眼鏡強國"目標,進一步強化平臺資源整合能力、創新服務模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力,加速產業向高端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綠色化發展,攜手全球同行共同書寫眼鏡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為期三天的展會緊扣科技發展、消費升級與民生需求,從"全球協同、原創突破、智慧服務、思想賦能"四大維度,展現眼鏡行業的新生態與新活力,為大眾呈現了一場兼具專業性與社會價值的行業盛宴。
一、國際參與再升級,中國市場成全球產業"引力場"
本屆展會共有190家國際眼鏡品牌集中參展,形成涵蓋國際巨頭至新銳設計師品牌的多元矩陣。其中,Marcolin(馬可林)、Marchon(邁創)、Safilo(霞飛諾)等全球頭部企業攜最新產品亮相;德國Stepper與韓國Vocol進一步擴大展出規模,彰顯對中國市場的持續信心;更有丹麥極簡風格代表A.KJAERBEDE、意大利潮流品牌RETROSUPERFUTURE、日本工藝品牌COCORO Eyewear等海外設計師品牌首次參展,以獨特設計語言詮釋全球眼鏡美學風尚,既為觀眾帶來國際化視覺體驗,也凸顯北京展作為"全球眼鏡文化交流窗口"的重要地位。
在國際資源對接方面,本屆展會進一步深化跨境合作,首次設立展商買家對接會,特邀來自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質國際買家到場,為有意開拓海外市場的國內企業搭建高效貿易橋梁,推動展會功能由"成果展示臺"向"國際貿易合作站"升級。
二、從"制造"到"創造",設計賦能產業升級
為響應國家"設計賦能制造業"戰略號召,本屆展會聚焦原創設計力量,專設國際設計師品牌區與兩大國內設計師組團展區,集中展示科技、時尚與可持續理念深度融合的創新成果。與此同時,中國眼鏡協會正積極推進"設計師分會"的籌建工作,致力于搭建開放協同的設計師交流合作生態,促進行業創新資源整合與活力釋放。展會期間舉辦的"協同創新?設計賦能"專題座談會,特邀行業專家、企業代表與設計師齊聚一堂,圍繞"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展開深度對話,共同探索以設計驅動產業轉型的實施路徑,推動中國眼鏡產業從"規模優勢"向"創新優勢"跨越。
三、智慧服務全覆蓋,傳播矩陣再升級
展會在服務與體驗上更"貼心":一方面,首次引入專業安全監理機制、更新視覺形象系統,推動展會向標準化、規范化進階;另一方面,通過"集章換禮"趣味活動、2~5號館二層充電休息區等細節設計,為觀眾打造便捷舒適的觀展環境。值得關注的是,現場特設"AI智能眼鏡互動體驗區",讓觀眾沉浸式感受AI科技與視覺健康服務的融合成果,直觀觸摸行業智能化發展趨勢,實現科技體驗與產業應用的無縫銜接。
媒體與傳播矩陣同步升級,本屆展會首次設立媒體區,吸引了意大利米蘭國際光學眼鏡展(MIDO)組委會代表、行業雜志《VISIONBiz》等海外視覺媒體入駐,聯動國內主流媒體形成立體報道網絡;同時,展會博主陣容精準覆蓋多元需求——科技達人聚焦黑科技展品、潮人博主深挖穿搭設計巧思、小紅書寶媽提供真實用戶視角反饋,讓展會影響力從線下延伸至消費端,助力產業與市場深度對接。
四、前沿思想智慧碰撞,引領行業未來方向
展會同期舉辦多場高規格專業活動, 為行業人士構建深度交流的對話平臺:小紅書解碼光學鏡片新趨勢,打通"消費需求—產業創新"的信息通道;中國視光學發展教育計劃第十五屆視光論壇(CODE)聚焦"全生命周期視覺健康管理",匯聚專業力量探索行業發展核心議題;此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老視隱形眼鏡驗配技巧"等論壇精準對接民生需求,為行業人士提供知識交流、經驗共享的機會,助力眼鏡產業更好地服務"健康中國"戰略。
作為全球眼鏡產業的重要紐帶,CIOF 2025不僅是一場創新成果的盛會,更是一次以"資源整合、價值共創"為核心的產業行動——為參展品牌拓寬全球視野,為采購商發掘商業機遇,為大眾傳遞眼健康服務新方向。未來,展會將持續發揮平臺優勢,積極促進全球眼鏡產業的協同發展與深度融合,書寫"產業升級、民生受益"的共贏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