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色州小石城2008年5月19日電 /新華美通/ -- 國際小母牛項目組織 ( http://www.heifer.org ) 今天向募捐者發出倡議,要求向一個用于重建在5月12日(星期一)發生的里氏7.9級地震中嚴重受損的國際小母牛組織在四川省和重慶市的項目所在地的專項基金募捐。該地區有超過8000個參與國際小母牛組織的開發項目的家庭在地震中受災嚴重。國際小母牛組織的中心辦事處位于離震中僅50里的成都市。
國際小母牛組織中國區總監陳泰勇及員工甘吉云和成培琳帶著從國際小母牛組織的員工那兒收集到的應急救援用品趕赴受災嚴重的都江堰市。他們來到仙閣鎮的幾個遭到嚴重破壞的地區分發衣物、被子、飲用水和食品。在那里他們遇到了都江堰市的副市長和一些鎮領導,后者對國際小母牛組織幫助災區救援活動的善舉深表感激。
國際小母牛組織設在中國成都的辦事處也有震感,但是它的30名員工都安然無恙。國際小母牛組織的官員正在試圖與受災最嚴重的汶川縣、平武縣和廣源縣的項目合作人取得聯系。
雖然國際小母牛組織更多地是一個開發機構而不是應急救援機構,但是它的員工還是迅速行動起來,收集物資送往受災地區。甚至在救援機構離開前,國際小母牛組織就將開始重建被破壞的農田和社區以恢復它在那兒的項目。
國際小母牛組織在四川和重慶共有28個項目,每個項目有大約300個家庭參與,在整個受災地區共計有超過8000個家庭參與了它的項目。這個地區處在山區地帶,農民的房子主要是用石頭和磚塊砌成的,這些房子倒塌后很容易傷害居住在里面的人。
成都是位于中國中西部的四川省的省會城市,人口1200萬。國際小母牛組織與中國接觸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46年,但是現代國際小母牛組織的項目是從1984年開始在那里實施的。從那時起,國際小母牛組織通過農業培訓和提供家畜已經幫助數以千計的家庭實現了自力更生。在這個群山環繞的地震區,國際小母牛組織主要提供山羊、豬和其他小動物,因為只有小塊農田的農民無力飼養大型的反芻動物。
在國際小母牛組織成都辦事處工作的成培琳說她的家人過去幾天晚上也睡在戶外的塑料帳篷里,這是他們躲避持續的降雨的唯一去處。她在給國際小母牛組織位于小石城的辦事處發去的電子郵件中寫道:“非常感謝你們的關心。國際小母牛組織中國辦事處今天上午已經恢復工作了,在成都的員工和他們的家人都很平安。情況正在逐步穩定…但是,整個城市都受到了極大的驚嚇。”
根據從地震區陸續傳出的消息,報告的死亡人數已經從周二的幾千人上升到周中的超過5萬人。地震災區的交通和通信都遭到了嚴重破壞。
國際小母牛組織的使命是消除貧困和饑餓以及關愛地球。成立60多年來,國際小母牛組織一直致力于提供家畜和對環境有益的農業培訓,以提高那些每天為可靠的食物和收入來源而苦苦掙扎的人的生活水平。國際小母牛組織目前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超過57個國家開展工作,以幫助家庭和社區自力更生。自從1944年以來,它已經通過培訓家畜飼養以及不斷繁殖的家畜幫助了4.8億人。每一頭動物可以提供奶、蛋、羊毛、肥料等直接利益,同時還可以在提高家庭收入后帶來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營養、健康護理以及交納孩子的學費等間接利益。接受家畜的農戶將他們的牛、羊和其他家畜所繁殖的后代再”傳遞”給其他農戶,使獲得希望的圈子變得越來越大。
有關國際小母牛組織的更多信息,請登錄 http://www.heifer.org 或撥打1-800-696-1918。
可提供幫助的各門類專家:如需獲得所列出的專家的信息,請點擊相關的鏈接。
Ray White
http://profnet.prnewswire.com/Subscriber/ExpertProfile.aspx?ei=76382
Jim DeVries
http://profnet.prnewswire.com/Subscriber/ExpertProfile.aspx?ei=76388
Mahendra Lohani
http://profnet.prnewswire.com/Subscriber/ExpertProfile.aspx?ei=7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