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2015年9月17日電 /美通社/ -- 昨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東北農業大學、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黑龍江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荷蘭皇家菲仕蘭協辦的“2015年第二屆中荷乳制品產業鏈安全研討會”在哈爾濱順利召開。以“中荷乳業絲綢之路”為主題,此次研討會聚集了國家乳品安全監管機構、產業界代表和行業專家、學者共100多人,就中荷兩國乳業產業鏈現狀和趨勢、乳制品風險管理和標準、荷蘭乳業模式和質量保證體系的借鑒意義與及中荷乳業深化合作的機遇和方向等進行了分析、分享和討論。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荷蘭乳品協會執行會長Tjeerd de Groot、黑龍江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張守文、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張長利、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荷蘭皇家菲仕蘭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楊國超,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領導出席研討會。
為落實中國國家領導人2014年對荷蘭進行國事訪問時就擴大荷蘭乳品對華出口、荷蘭參與中國現代化農業進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共筑乳業中國夢”為主題的 “中荷乳品產業鏈安全研討會”于同年10月在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召開。中荷兩國專家相互交流與學習,為提高兩國乳業全產業鏈的生產效率、質量與安全水平等出謀劃策,得到各方好評。第二屆研討會旨在延續和深化會議成果,研討在乳品行業新常態下如何通過創新和變革,提出對中國乳品產業鏈安全的新認知、新的舉措,推進更加健康的行業發展與中荷乳業合作。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開幕致詞上表示,從標準、配方和設備上看,中國乳制品質量是可信的,今年檢測報告也能說明這一點。現在較大的問題是重塑中國乳品業的尊嚴,重新恢復老百姓的信任,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此同時,從2015年上半年中國乳業已進入低谷期,行業將面臨比較大的挑戰。荷蘭面積還不如哈爾濱市大,人均耕地比中國還少,但每年可以產出120億公斤的優質牛奶,在荷蘭乳業背后一定有科學的機制支撐。荷蘭較大的乳企--皇家菲仕蘭管理也有很多令中國借鑒之處,它的管理在于對乳制品安全監控在最前端。以此為背景,希望通過研討會推動中荷乳業更加密切的合作,充分地借鑒和學習雙方的經驗,過往的教訓,共同構建面向未來的中國乳品行業。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介紹中國乳業的現狀。他提到,中國乳制品生產持續增長,進口量大幅度增加。2014年底全國奶類總產量達到了3834萬噸,其中牛奶產量3725萬噸,分別比2013年增長5.3%和5.5%。乳制品產量達到了2651.8萬噸,比上年增長-1.23%。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約為65萬噸,比上年增長約為-7%。乳制品進口繼續維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據海關統計,2014年1到12月份累計乳制品進口數量和獲值分別達到了205.19萬噸和84.87億美元,分別與上年增長12.3%和19.7%,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院長陳衛認為中國乳業正在整頓和調整中實現恢復性增長,處在加快轉型期,具有標準化規模養殖快速推進和散戶加快退出并存、乳品產量持續增長和進口快速增加并存、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等特點。針對轉型暴露出的問題,他建議在保護奶農利益的基礎上提升奶源質量和數量、加快產品結構的優化、加強對多元化乳制品的研發和生產、切實保障乳制品質量和安全以增強消費者信心等。
荷蘭乳業協會執行會長Tjeerd de Groot在會上介紹了荷蘭乳業現狀和荷蘭乳品產業鏈的質量保證。荷蘭乳業協會有13家荷蘭乳企,加工將近百分百的牛奶,其中較大的乳企是皇家菲仕蘭。荷蘭生產的乳制品1/3在國內銷售,1/3銷往歐洲各國,1/3銷往歐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出口額每年增長7%。對荷蘭乳業來說,中國是除了歐洲之外的重要的市場,出口數字也在逐年增加。
荷蘭國土面積只有四萬平方公里,但卻是世界第二大農業出口國,是中國主要的乳品進口國之一。荷蘭乳業經過了5000多年的發展,處于成熟、穩定的發展階段。荷蘭乳業從多個層面確保質量和安全。第一,產業鏈合作緊密,奶農和乳企結成利益共同體。皇家菲仕蘭在歐洲有超過一萬多個自家牧場和約兩萬名會員奶農,所有奶農都是公司的股東,奶農通過對飼料、養殖管理等環節的控制而確保原奶質量,而公司負責生產高品質的乳制品,并對奶農提供可觀的業績分紅。第二,權威、集約化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讓奶價透明化、奶牛種群改良大數據化成為可能。荷蘭第三方檢測機構Qlip負責全國原奶檢測,每年檢測樣本140多萬個,通過內網將數據傳輸給奶農和乳企,一方面讓奶價更加透明和公正,另一方面以此數據為基礎對育種改良、牧場管理等提出科學建議。第三,政府、大學和企業組成金三角食品安全和創新體系。菲仕蘭創新中心設立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在創新項目和實踐中與荷蘭瓦大緊密合作,每年平均申請專利30項,為菲仕蘭公司將近200款產品及持續的新品研發奠定堅實的基礎。
荷蘭皇家菲仕蘭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楊國超說,“中國政府倡議的‘一帶一路’的重點是推動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知識和技術交流與合作。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中國,終點在荷蘭鹿特丹。習主席2014年對荷蘭進行國事訪問時提出要加強中荷乳業合作,擴大荷蘭乳制品的進口。今年十月荷蘭國王將訪問中國,綜合性農業合作將是雙方探討的重要內容之一,國王也將在中國牧場見證中荷奶業合作的簽字儀式。中荷兩國的奶牛品種都是起源于荷蘭菲仕蘭省的荷斯坦牛,兩國乳業的基因有著天生的連接。此次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連接中國奶業大本營,也是中荷奶業合作進一步深化、更接地氣的體現。所有的這些努力,都是希望提升乳業的質量與安全水平,提升乳品消費信心,從而推動乳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917/0861508742-a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917/086150874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