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egen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ong-Yoon Chun博士強調將朝著全自動與數據驅動分子檢測方面發展。
- 推出首個完全無人PCR自動化系統CURECA?和實時全球數據分析平臺STAgora?
- 旨在擴展自動化、增強數據洞察力和支持公司實現無疾病的世界愿景的技術
韓國首爾2025年8月9日 /美通社/ -- 全球分子診斷領導者Seegene Inc.在芝加哥舉辦的ADLM 2025上(7月29日至31日)展示了兩項新技術,旨在推動實驗室自動化與數據驅動傳染病監測。 公司推出了全世界首個完全無人PCT自動化系統CURECA?和實時數據分析平臺STAgora?,旨在支持早期檢測和精準護理。
董事長強調分子診斷的下一步
在7月30日與美國和全球媒體的新聞發布會上,Seegen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ong-Yoon Chun博士表示:"隨著CURECA? 和 STAgora?的推出,我們朝著診斷的未來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們的目標是讓全世界的實驗室都能夠實現復雜檢測工作流的自動化,并更有效地使用診斷數據,最終助推全球實現無疾病世界的努力。"
今天,大多數分子檢測系統仍然只是部分實現自動化,依賴熟練人員重復手動步驟和固定工作流程,限制了效率和可擴展性。
CURECA?突破了自動化的極限,重塑了全球診斷
CURECA?是診斷行業中第一個旨在實現PCR檢測每一步——包括傳統的手動預處理階段的全自動化系統。 Seegene指出,在診斷中實現真正完全自動化需要滿足三個關鍵條件:沒有受過高級培訓的專業人員的操作、連續24小時處理,以及不間斷的樣本輸入。 CURECA?旨在滿足所有這三個條件。
其專用的模塊CURECA? Prep可處理各種樣本類型,如尿液、血液、痰液和糞便,克服了自動化最頑固的一大障礙。 全自動化的CURECA?系統帶有可進行各種樣本預處理的模塊,可完成從樣本加載到核酸提取、擴增和結果分析的整個PCR流程,無需人為干預。 該系統設計為連續24小時運行,旨在盡量減少人為干預、提高工作流效率,使實驗室讓技能熟練的人員從事價值更高的活動。
由于樣本的可變性以及依賴訓練有素的人員進行重復的預處理任務,全自動化長期以來一直是診斷中的一個挑戰。 CURECA?旨在通過提供可擴展和適應性強的系統來幫助實驗室克服這些限制,該系統可根據不同的實驗室規模和工作流程進行配置。 隨著Seegene不斷探索更廣泛的自動化解決方案,CURECA? Prep還可能擴展到其他檢測領域,如臨床化學和免疫診斷。
STAgora?將診斷數據轉化為實時臨床智能
STAgora?是Seegene的最新平臺,旨在實時收集和分析PCR檢測數據,為實驗室提供更廣泛的背景信息,從而為診斷工作流程提供信息。 該平臺包括40多種分析工具,提供感染趨勢跟蹤、醫院級陽性監測和多病原體混合感染模式分析等功能。 STAgora?并非一個簡單的數據倉庫,而是一個集成平臺,旨在幫助實驗室從檢測數據中獲得有意義的綜合見解。
如今,個別檢測結果提供的信息通常有限,沒有更廣泛的參考點。 STAgora?旨在解決這一問題,讓醫院能夠自己的統計數據集,并將各機構的匯總數據進行比較,從而幫助他們更快地檢測感染模式,并支持更明智的決策。 通過平臺共享的數據根據各機構的要求進行了去識別處理和格式化,支持在當地、國內或全球進行安全、實時的數據交換。
推進實現無疾病的世界
Chun博士重申了Seegene的長期愿景,即建立"無疾病的世界",并指出CURECA? 和 STAgora?的推出完善了公司的五個核心技術支柱。 這些支柱包括Seegene的專有PCR技術、自動化檢測開發SGDDS(Seegene數字化開發系統)、其全球技術共享倡議,以及現在新增的全自動化PCR檢測和實時數據分析能力。
ADLM 2025行業專家對Seegene的新技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位于邁阿密的實驗室IT咨詢公司JTG Consulting Group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amel Giuma表示:"我已經參加ADLM會議多年,CURECA?是到目前為止我所見過的最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之一。 我認為其在簡化實驗室工作流、減輕實驗室人員負擔和大大提高整體操作效率方面前景廣闊。"
"通過CURECA?和STAgora?,我們解決了分子診斷中長期存在的障礙",Chun博士補充道。 "正如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實現了行業變革一樣,我們認為這些技術獎重新定義診斷檢測的可能性,從而幫助全球的實驗室能夠實現真正的自動化、釋放診斷數據的價值,最終促進建立無疾病的世界。"
免責聲明
ADLM 2025上展示的CURECA?和STAgora?是目前正在開發中的商業前技術,尚未上市銷售,目前也未被批準在任何管轄地獲得臨床診斷使用許可。
新聞聯系人:
seegenekr@hoffman.com
Hyeongjoo Park hpark@hoffman.com
Jun Lee jlee@hoffman.com
Claire Min cmin@hoffm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