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和哈爾濱2017年5月24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5月23-24日,為踐行拜耳企業社會責任在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貢獻,“拜耳資助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獎學金捐贈儀式活動”及“‘滴水不漏’拜耳-創行‘創新農業助力可持續發展’項目活動”分別在佳木斯及哈爾濱舉行。為鼓勵當地學生在農業專業領域學習中發揮自身優勢,激發其創新精神,多年來,拜耳堅持在支持農業現代化技術教育和發展中為學生助一臂之力,在培養現代化農業人才的同時,助力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5月23日,“拜耳資助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獎學金捐贈儀式活動”在位于佳木斯的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禮堂舉行。來自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領導,與拜耳團隊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唯一一所培養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為黑龍江培養了大批農業從業人員。2017年,拜耳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項目,向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21名貧困大學生提供連續3年的生活及學習費用,共計人民幣21萬元。希望以此幫助和激勵大學生更好的學習現代農業知識,并應用于未來的農業生產工作中。
“很高興拜耳有機會參與支持和幫助黑龍江農業人才的培養,并通過實習機會幫助他們深入了解創新技術在黑龍江農業日常操作中的重要作用。”拜耳作物科學事業部大中華區總裁黃偉東表示:“我們也預祝同學們順利完成學業,投身農業,與拜耳一起,借力創新技術,推動黑龍江的現代農業發展。”
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李東陽院長表示:“很感謝拜耳公司一直以來心系我們學院的學生,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我們希望可以為黑龍江的農業發展輸送更多人才,當然這也離不開像拜耳這樣的企業在支持農業技術教育,和培養現代化農業人才方面給我們提供的大力支持。”
次日,拜耳一行前往哈爾濱,對“‘滴水不漏’拜耳-創行‘創新農業助力可持續發展’項目”進行探訪。黑龍江大學創行團隊的“滴水不漏”項目,早期通過對生物酶保水劑進行本土化改良,將其投入到哈爾濱阿城區5戶農戶的生產之中,幫助農戶節約用水和施肥成本,創造了經濟收益。在此基礎上,項目組于2017年年初完成了腐殖酸保水劑的自主研發,改善了普通保水劑的功效,幫助農戶降低了產品使用成本,并于2017年5月開始在哈爾濱雙城區進行新一輪的試點種植。項目堅持以節約水資源和防止土壤質量下降為目標,改善農民耕作方式,提高農民收入。
“在新一輪的試點種植過程中,拜耳作物科學團隊的專家們為我們的項目開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滴水不漏”項目創行團隊隊長許智超表示:“在我們項目進展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拜耳團隊不僅給我們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術上的講解和指導,還提供了其創新技術理念和相關解決方案,幫助我們應對項目發展過程中的挑戰,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
創行是由36個國家的1,700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學術界人士和企業界領袖組成的國際性組織。創行學生運用積極的商業力量,踐行企業家精神,幫助他人改善生活。創行與拜耳的“創新農業助力可持續發展”項目于2015年底合作開展,旨在幫助創行大學生應用創新性技術,扶持致力于發展可持續農業的創業團隊。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建設和培養,拜耳通過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為農業領域人才發展提供先進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分享,激發其創新精神,將更多的新思路、新理念帶入提升農業人才的進程中來,為黑龍江的現代化農業人才發展引入創新動力。
拜耳 -- 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拜耳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包括醫藥保健和農業。公司產品和服務致力于造福人民,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拜耳還通過科技創新、業務增長和高效的盈利模式來創造價值。拜耳集團致力于可持續發展,認可并接受其作為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2016年財政年度,拜耳的員工人數為115,200名,銷售額為468億歐元,資本支出為26億歐元,研究開發投入為47億歐元。這些數據包括高科技聚合物材料業務的數據,該業務已于2015年10月6日以Covestro(中文譯名:科思創)作為商號成為獨立的公司上市。更多信息請見www.bayer.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http://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